首页 > 穿越小说 > 秦将赵括(捡到一只始皇帝) > 第两百零九章 亲小人,远贤臣

第两百零九章 亲小人,远贤臣(1/1)

目录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当赵母来到了许历府邸之后,司空夫人急忙出去迎接,两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认识了,司空夫人总是将赵母来当作姐姐那样看待,故而,两人见了面,也就不再含蓄,直接就开始谈论司空艺与赵括的婚事。

婚礼并不是简单就能完成的,凡事只要是牵扯到礼,似乎都会变得麻烦起来,婚姻更是如此。本是两个男女互相爱慕,约定共度一生,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成了一个庞大的面子工程,从男女的事情逐渐蔓延到他们的父母,家庭,家族,乡人的事情。

婚姻之礼,是为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当然,庶民的婚姻是非常简单的,也是最不麻烦的,不只是因为庶民不配拥有礼,而是因为庶民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上位者的私有财产,类似于家里的牛羊,牛羊婚配,能多生就好,难道还要鼓励牛羊去操办什么婚礼嘛?

故而在很多国家,都是有着对庶民的强制婚配,还有再嫁等一系列的制度,不结婚就责罚,再不结婚就官方给你找妻,良人战死之后不许守节,要即刻再嫁,不要搞繁琐的婚礼,直接结婚,再生出几个健康的孩子来增加国家的士卒数量,若是遇到残疾的孩子,不要去养他们,最好直接摔死,不然这样的残疾人不适合耕战,要来有什么用呢?

当然,国与国还是不同的,在赵国,并不禁止庶民的婚礼。越是地位显赫的人,婚礼也就越是繁琐,例如第一项的纳采,这就是请媒人去提亲,可是普通人家只需要带上肉食之类的,送给女方就好。可是赵括这个级别的人,大概是要准备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来送给女方。

若是赵王婚配...嗯...那可能要更多。

因为如此,耗费的时间也是很长的,庶民完成这些礼节只需要几天,而贵者却要耗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听闻齐国的婚礼最为繁琐,贵族成亲,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也不知真假。可是赵括这里有些不同,首先,如今是礼崩乐坏的时期,贵者里注重礼法的没有几个,更何况,赵母是迫不及待的想让赵括成家。

许历这边同样如此,与司空艺同龄的,此刻大多都有了孩子,他们当然也很急,于是乎,双方约定,全力的减少繁琐的礼仪,尽快让两个孩子成亲。

而在这个时候,赵王正握着郑安平的手,开设宴会来招待郑安平。王宫内,灯火明亮,舞女们正在热情的舞蹈,乐师们奏响了音乐,大臣们坐在了周围,廉颇坐在最上位,这一次,他立下了大功,逼降了郑安平,赵王非常的开心,在这一夜里,赵王跟廉颇说的话已经超过了往常数个月内所说的。

众人都在称赞廉颇将军的功勋,廉颇高高的抬起头来,廉颇为人高傲,又很喜欢炫耀自己的功勋,可就是这样的人,却并不会让他人觉得厌恶,也没有人鄙夷他的行为,像他这样真实的人,显然要比周围那些满脸堆笑的同僚要可爱的多。郑安平小心翼翼的跪坐在一旁,感激涕零的看着赵王,又常常认真的打量着周围的众人。

赵王看到他总是看向周围,询问道:“您是在看什么呢?”

郑安平急忙说道:“臣听闻赵国内贤才无数,人才济济,今日看到王宫内的贤人,方才知道他人并没有夸大,赵国就像是河流,贤才们如鲤鱼一样在河水里游动,臣有心与他们结交,又因为自己没有那样的资格而担忧啊。”,赵王抚摸着胡须,放声大笑了起来。

郑安平很快就摸清了赵王的性子,便是专门找着赵国的贤才来夸,从信陵君夸到马服君,再夸廉颇,田单,乐间,田约,就连年轻的司马尚,他都没有放过,赵王大笑着,越看郑安平越是开心,被夸赞的群臣也都非常的高兴,在座的众人连道不敢,也只有御史赵晖,看起来有些闷闷不乐。

平日里这样夸赞赵王,让赵王开心的事情,一般都是他来做,如今看着自己的事情被郑安平给做了,他自然是开心不起来的,还有几个重臣,是没有赶来的,虞卿,董成子,许历这三个人没有来赴宴,他们还是忙着自己的事情。宴席继续进行,赵王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看向了廉颇。

他认真的说道:“廉颇将军再次为寡人击破了强敌!像这样的功劳,却不能不给予赏赐!诸公觉得怎么样呢?”,听到赵王的话,宴席顿时就沉寂了下来,众人都看向了廉颇。廉颇浑身都有些颤抖着,心里是说不出的激动,他咧嘴笑着,梦寐以求的时日仿佛是来到了。

在很久之前,他曾与蔺相如约定,谁先成为封君,另外一个就要为他敬酒。

在从前,封君是不容易得到的,只有那些宗室,这有这样的资格,到如今这位赵王登基,赵国的封君一下子就多了起来,用城池换来田单,赵王直接封他为都平君。乐毅前来,没有任何功劳,直接就是望诸君,还有赵括的马服君,魏无忌直接被赏赐鄗作为食邑,因为魏王没有收回信陵,故而没有再封,可是拥有赵国食邑,这已经是赵国封君了。

就是最近前来投效的乐间,从韩国回来之后,赵王愣是以他救助邻国,功劳卓著为由,继承了望诸君的位置。

廉颇并不是贪恋地位,他所在意的,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比起田单,乐毅,赵括,魏无忌都不差!自己也是能打仗的,也是能治国的!赵王能给与他们那样的尊敬,也就该给与自己同样的礼遇。廉颇于是挺直了身子,傲然的看着众人。赵王笑着说道:“寡人想要将尉文赏赐给廉颇将军为食邑,封信平君,这件事怎么样呢?”

赵王这么一问,众人都是纷纷迎合,赵晖说道:“廉颇将军的功劳,得到这样的赏赐,这是可以的。”

在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之后,赵王这才做出了决定,廉颇,不,信平君,此刻脸色涨红,朝着赵王俯身长拜,壮志得以实现的那种感觉,实在是令人激动,唯一的遗憾,就是老友并不曾亲眼看到这一幕,看到自己成为封君,廉颇没有想过封君的这一天来的如此迅速,以至于他都没有想好什么要说的话。

是该感谢上君的赏赐,还是表达自己的以后要继续为赵国征战的志向?

廉颇正在构思着言语。

郑安平恰到好处的说道:“廉颇将军的勇武,我是见识过的,在战场上像老虎那样,没有人可以阻挡,如今得到上君这样的赏赐,这正是贤臣遇到了明主啊...”,赵王再次大笑着,他的神色再一次变得肃穆起来,看向了郑安平,他认真的说道:“郑安平将军即使明白了自己的过错,放弃在秦国的富贵,前来投效,寡人想要将武阳赐予他,封武阳君,诸公以为如何呢?”

“啊?”,郑安平懵了。

封君??

不只是郑安平,在座的众人都有些懵了,包括正在构思着言语的廉颇,众人惊讶的看着郑安平,却没有人开口去劝阻,郑安平瞪大了双眼,看着赵王,赵王看起来也不像是在开玩笑,郑安平急忙开口说道:“上君,我不过是一个被击败的将军,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劳,不配得到您的赏赐。”

“哈哈哈,若不是您心怀大义...廉颇将军也未必就能如此迅速的平定战局,就请您不要推辞。”,赵王说着,又亲切的让郑安平坐了下来,再次与众人饮酒,郑安平坐立不安,面对赵王的热情,却只是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动。人群之中,廉颇将军安静的喝着酒,一盏又一盏。

不知道为什么,那种封君的激动,壮志得以实现的欣慰,此刻都荡然无存,就连酒水都变得有些苦。

宴会继续,赵王又令人宰杀牲畜,说是要款待他的功臣,廉颇将军离开了王宫,他独自一人,踉踉跄跄的走出了殿门,大殿之内,群臣依旧在狂欢,大殿内的灯火照在廉颇将军的后背上,将他的后背照的通亮,而他的脸,却是隐藏在了黑暗之中,他就这样离开了宴会,赵王大概也没有注意到自己想要犒赏的功臣已经离开了这里。

站在殿外的一个角落,醉意朦胧的廉颇将军面朝着殿壁,解开了裳,水柱奔涌而下,解决好了自己的事情,廉颇将军这才笑着穿上了裳,踉踉跄跄的走出了王宫。

宴席结束的时候,郑安平再拜赵王,他几乎是激动的要哭了出来,感谢了一番赵王的恩德,他这才离开了宴席,回到了赵王送给他的院落,这院落距离王宫并不遥远,郑安平热情的与群臣告别,走进了院落内,整个人就瞬间清醒了过来,再也没有方才的醉酒之态,他皱着眉头,眼里满是担忧。

门客们急忙上前,询问王宫里的事情,郑安平说道:“上君册我为武阳君。”

门客大喜,这些门客都是从魏国一路跟随他赶往秦国,又赶到赵国的,也是信得过的,他们口称武阳君,都说要庆祝,郑安平却是长叹了一声,看了看周围,这才带着众人返回了内室,郑安平坐了下来,看着众人,认真的说道:“赵国并不是一个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

众人大惊,却都没有急着开口。

郑安平继续说道:“我在魏国,默默无名,因为应侯的缘故,在秦国得到了赏识,所要做的事情却常常超过我自己可以做的。可即使如此,秦国也算的上赏罚分明,而在赵国,赵王不去奖赏立下大功的廉颇,却对我格外的热情,群臣明知道这样的事情是不对的,可是没有人来劝阻,这样的国家,是一定会灭亡的。”

门客们若有所思,又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定要谨慎行事,不要招惹是非,尽量不要参与到任何事情里...”,郑安平认真的说着,众人也只是点着头,很快,众人也都离开了内室,郑安平独自坐在内室,摇着头,他只是一个想要过上好日子的,一个惜命的普通人,他没有应侯那样的谋略,更不会像白起那样带兵打仗。

其实他早就有离开秦国的想法,因为在秦国,无论担任什么官职,都要带兵打仗,这对他人来说是可以升爵的好事,可对于惜命的郑安平来说,就不是了。除非是走进王宫内,成为治国的重臣,那样就不用去打仗了...可是,郑安平自己又没有那样大的才能,这次与廉颇交战,早在廉颇战败撤退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这是廉颇的计策了,他看出了,可是他没有办法去阻止。

众人都想着要得到军功,他没有威望,没有能力,根本管束不了如虎似狼的秦人,碍于秦律,倒是没有人敢逼迫他,只是,天天来找他,请求出战,不给予他闭门谢客的机会,军功是会吃人的,郑安平也只能绝望的看着自己走进了埋伏。

此刻的他,忽然又想起了那落寞的背影,独自离开的廉颇将军。

忽然,他有些愤怒,或许也是惋惜,赵国多英豪...可惜,缺了一个能重用他们的明主啊,只是将贤人聚集在自己的身边,却不懂去任用他们,这跟抱着金帛,不拿他们去买粮食而饿死有什么区别呢?

就在此刻,怒气冲冲的虞卿坐在了赵王的面前。

虞卿瞪大了双眼,眼里满是怒火,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如此对待赵王,赵王还是有些酒醉,揉着额头,晕晕乎乎的,虞卿大声的质问道:“我听闻,上君册郑安平为封君,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郑安平是第一个背弃秦国,投效赵国的大臣,寡人重赏他,就跟寡人重赏乐间一样,是为了让天下人知道,赵国是重视贤才的,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人来投效赵国。”,赵王认真的说道。

“上君...您轻视廉颇将军这样有赫赫武功的大臣,却重视郑安平那样临阵投降的小人,难道您是想要招来更多这样的小人嘛?这样的人,驾驶着战车,为您而战,遇到廉颇将军那样强大的敌人,就不会放下武器来再次投降嘛?”

“不会!”

赵王斩钉截铁的说道。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