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短兵相接(1/1)
明时的昆明城,整体看起来就象是一只乌龟,南门为龟首,朝向南方的滇池,北面为龟尾,靠着北面的蛇山,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则是龟的四足。
“龟城”中的李定国既作出了决定,这两日来却也吃得下睡得香,无非就如蜀王刘文秀所说的那样,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固守昆明,死则死耳”。
“禀殿下!大兴军前军已至小东门外五里处,信使送来了刘体纯的回信。”刚吃过早饭没多一会,一名亲兵就急匆匆地跑来向李定国禀报。
李定国接过来一看,却就是自己当日写过去那一封,只是在背面多了“龙飞凤舞”的两行字:卯时三刻,盘龙江畔。
“他娘的刘二虎!”李定国愤愤地骂了一句,这卯时三刻是哪一天的卯时三刻?盘龙江长两百里,谁知道你这盘龙江畔是在哪里?
“李柦,你安排人去刘体纯军中,搞清楚约战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外除了参战的两千士卒外,每方只能带一千人,不能用火器,也不能用弓弩……算了,本王还是再写封信去吧,免得你小子记不清楚坏了大事。”
李定国写好书信又仔细看了一遍,觉得并无遗漏,这才命人送往刘体纯军中,只过了一个时辰便得来了回信,这一次刘体纯连字都懒得写,带来的是口信:明日卯时三刻,出城十里盘龙江畔,双方各带三千人,不许使用火枪火炮,也不许使用弓弩,败者服输,绝不反悔!
他根本不怕李定国反悔,大不了再花一天时间攻破昆明,若不是李元利从广东带了信来,他哪儿会去干劝降这种事?
次日天刚放亮,李定国便带了麾下亲兵将领以及参与约战的两千名精锐士卒,骑马出小东门沿盘龙江进军。走得几里路,斥候就回来禀报,一路上竟然没有看到大兴军探马。
“莫不是旁人传言真是夸大其词?还是刘体纯狂妄自大?大军作战,他连探马都不放出来?按理说应当不会如此啊!”
李定国等人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其中缘故,索性不想这事,专心赶路。
他们这群土包子,哪里知道这世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望远镜”,人家还离得几里路远,就已经将他们的动静了解得清清楚楚,而他麾下的斥候却连别人的影子都还没看到。
十里路只用了小半个时辰,李定国赶到约定的地点时,刘体纯也正好到达,时间卡得非常准。两军离了三百步站定,李定国仔细一看,对面大兴军士卒全部身着青色短褐,头顶圆盔,背后却背了一枝火枪。
“请李将军过来说话!”这时刘体纯策马来到中间喊道。
李定国正要打马上前,刘文秀却道:“王兄,小心有诈!”
“刘二虎都不怕,本王怕个啥?”李定国毫不在意,一夹马腹到了战场中央。
要是他知道大兴军的击针枪在这个距离上能够轻易将他击杀的话,他肯定不会将自己置于险地,刘体纯正是知道火绳枪在一百步之外根本没有准头,这才敢大大咧咧地上前来喊话。
“多年不见,李将军风采依旧啊!”刘体纯一拱手笑道。
“刘兄亦然!”李定国一抱拳,“废话就不多说了,我且问你,既然说好了不用火器,你麾下士卒为何带了火枪?”
“我军中只有火枪,不带火枪怎么打?”
“你……言而无信!”李定国气得心慌,不是说好了不用火枪?你能不能要点脸?
刘体纯看到他那神色才反应过来,“咱们是把它当成长枪来使,绝对不会发射一粒枪子。”
李定国狐疑地看了看对面,但三百步外哪儿能看得清楚?刘体纯又道:“你尽管放心,若是咱们这边有一人开枪,就场约战就算我输了!”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双方再次确定了赌约,然后便各回本阵,将士卒拉了出来准备厮杀,两边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卒,此刻已是杀气腾腾!
大家约定参战的全是步卒,大兴军排成长长的几排,等走得近了,李定国才看清楚他们身上穿的短褐分明就是棉甲,端在腰间的火枪上刀光闪闪,显然是在上面又装了短刀,怪不得刘体纯说他们是将火枪当成长枪来使。
除了那接近人高的巨盾之外,大兴军的武器装备似乎也并不比他们好。
他又哪里知道大兴军的棉甲里面实际上是板状的钢质胸甲?他又哪里能知道大兴军火枪上的三棱刺刀全都是压铸成型的钢刀?这种刺刀具有十分强大的破甲效果,象南明军和清军身上穿的那种棉甲,力气大的一下就能够刺穿三层!
大兴军不缺钱粮,士卒都是孔武有力,刺穿这样的棉甲是最基本的要求。
现在明军和清军在武器甲杖上并没有多大差别,参将以上的将领基本上都着锁子甲、鱼鳞甲或扎甲,低层将领穿皮甲,而士卒全部着棉甲。
将棉花打湿之后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再把几张这样的棉片压成棉布,两层棉布之间夹了巴掌大的铁片,内外用铜钉固定,便成了一件棉甲。
这种棉甲对火绳枪的防御效果不错,而且制作容易、价格低廉,即便如此,李定国的南明军也只是少数精锐才能穿上。
两军相隔二三十步站定,站在第一排的都是刀盾手,明军这边把盾称为牌,用的牌也比较杂,有藤牌、木牌、革牌和铁牌,但这一次他们使用的全是铁牌。
而大兴军这边全是钢盾,放在那儿让人砍上一天一夜都不会烂!
由于不准使用弓弩,将士们不用担心从天而降的箭矢,这让大兴军的盾阵显得更加无懈可击,对面南明军的士卒本来准备率先发起冲锋,但看着这无处下口的盾阵,只得无奈地停在那儿。
只相持了一小会,鼓声轻响,刘体纯发出了主动进攻的命令。阵中将领铜哨一吹,一长排巨盾组成一道盾墙,缓缓而又坚定地向南明军推了过去。
二三十步的距离转眼即至,两军盾阵已经相隔不过三尺,一场极为残酷的白刃战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