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两税法【求订阅】(1/1)
让人头疼的十五万将士的问题,就这么被分田给化解了。
一时间,洛阳城外,十五万军队都被分配了田地,分化到三十六州卫所……
即刻赴任的那种。
老张自然也是要跟着一起前往的,临行前,许牧拉着老张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张啊,你身为五军都督,掌管三十六州卫所,一定要做好军队建设……”
所谓军队建设这些秘诀,在万民城的时候,老张就已经学得得心应手了。
比如说军纪建设,奖罚分明,军队信仰的建设,以及练兵操练这些。
至于这个信仰,自然是信仰万民城,信仰他这个主公了。
“主公放心,只要三月时间,这十五万士卒,皆为百胜之兵!”老张背负着神臂弓,拍着胸口说道。
有主公提供的优质铠甲和武器在,三月时间,加上他勤加操练,这些士卒……
战斗力将突飞猛进。
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这十五万军队在王世充那个庸将的指挥下,战斗力很弱,但换成张须陀……
结果就不一样了。
对此,许牧十分放心。
随着十五万军队化整为零,分配到三十六州,军队的事情告一段落,房玄龄在民政建设上,又遇到了问题。
“主公,现在河南郡该实行什么税制?”对于这等大事,房玄龄不敢轻易做决定。
在万民城内,现在已经废除了农业税……
但那仅仅是针对于万民城。
因为万民城才十万人口,即便征收农税,也征收不到什么。
但河南三十六州,人口加起来近千万……
若不征收农业税,财政目前来说根本无法运转。
房玄龄生怕许牧又说出要废除农业税想法……
那他说什么也要直言进谏,劝主公收回成命了。
好在许牧略微沉吟,也知道在全郡范围内废除农业税不靠谱。
“万民城只是试点,待过几年,便能知道废除农业税的真正效果了,目前而言,河南郡三十六州,依旧需要征税。”许牧皱眉沉吟道。
房玄龄松了口气,提议道:“要不还是参照隋朝的租庸调法,用此来征税?”
租庸调,经过了杨坚时代的改良,其实对百姓较为宽厚。
而且税率也不是很高。
许牧闻言,不由蹙眉道:“现在洛阳国库财政还有多少?”
提及此事,房玄龄便有些愤懑不平:“五姓七望的世家们在托献河南三十四州的时候,将洛阳城内所有财富全部都带走了……”
顿了顿,房玄龄接着说道:“属下清点了洛阳城内现存的钱粮账册,包括国库里的,都是少之又少……”
许牧挑眉道:“也就是说财政没钱了?”
他没想到,这群世家,居然给他留下了这么一个烂摊子。
房玄龄苦笑着点了点头:“而且不止如此,现在百姓户籍早已丢失,想要征税的话难度非常大。”
五姓七望发为代表的世家,掌握了全天下绝大部分的财富,这也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老杨想要对他们动手,结果引发了反噬。
使得兵灾四起,百姓流离失所。
丢失了大量户口。
“又是财政危机,又是户籍丢失……”许牧揉了揉额头,感觉老杨给自己留下的这个烂摊子真的是让人头疼。
世家这颗毒瘤,必须要尽快除去。
“既然是这样,那就趁着如今均田瓦解,直接推出两税法吧。”
最后,许牧又“借鉴”了一遍后世历史。
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在唐朝盛世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盛世急转直下,同样是乱世。
大唐在那个时候,同样遇到了财政危机。
因为兵灾,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户籍丢失,流民四起,均田制被严重破坏。
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制……
根本无法维系。
在这个时候,唐德宗年间宰相杨炎,推出了两税法,改革了租庸调制。
将其改造成为了两税法。
顾名思义,改租庸调的谷物、布匹等实物的征收为金钱的征收。
其名为两税,有两层意思,一者是因为一年征收两次税收,改革了租庸调的收税频繁的问题。
两次之外,断不可能征收税收!
二者则是因为改革租庸调制,变为只征收两种税,分别是户税和地税。
至于租庸调这些各种复杂的税,全部被统筹进入了户税和地税之中。
以此减少了许多百姓赋税频繁,徭役众多的问题。
户税,乃是编户造册之后,便以人丁多寡定税。
地税,乃是分田之后,以田地多寡定税。
在杨炎实行这个税制过后,使得唐王朝的财政收入,达到了三千万贯。
可见其对这种情况的治理效果。
直接解决了唐王朝中期的财政危机。
“以河南三十六州为试点,改租庸调为两税法,废去各种苛捐杂税,一年两征,只收户税和地税。”
许牧整理了一遍自己的想法,然后给房玄龄解释了一遍。
房玄龄听完这一套理论……
登时立在了当场。
联想起先前主公提出的兵制改革……
外加这一套极为成熟,推行下来,必能解决眼下财政危机的两税法……
房玄龄当场再次下拜道:“属下以前不信,直到见到主公,方知天下……真有生而知之者!”
如此完备的制度,许牧居然在短短时间内,便想出了解决方法。
许牧闻言也颇有些不好意思。
乱世嘛,中国上下几千年历史里,类似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在相同情形之下,他完全可以借鉴后世的经验。
那可是被历史验证过的,可行的策略方针。
……
在敲定了两税法后,激动不已的房玄龄,便开始带领小吏,开始以洛阳为中心,清点田亩,编造户籍。
这个时候,在万民城内执政的经验就体现了出来。
给洛阳城百万人口编户造册,其实和给万民城十万人口编户造册差不多。
只是工作量大了一些。
在房玄龄的统筹规划下,那些早已亡轶的百姓户籍,都被清点了出来。
不过这个任务量有点大,为此,房玄龄率领来自万民城的小吏,以及洛阳城内原有的小吏们,开始通宵上值,夜以继日,花费了七天时间,清点完了整个洛阳城的人口。
然后……
开始定户税。
来自万民城的小吏都是房玄龄精挑细选出来的,可以独当一面的那种。
他们带着洛阳城的旧吏们,开始向百姓们宣读全新的收税政策。
“主公恩德,废除租庸调,改用两税法,一年只征收两次赋税!”小吏们在各个政务告示点,向百姓们宣传这个政令。
务必使得整个洛阳的百姓,都得知这个消息。
初闻这个消息,百姓们都不是很理解。
在洛阳城东郊,来自万民城的小吏赵清渠,作为其中一员,只得向百姓们耐心解释道:“是这样的,咱们主公恩德,日后只收铜钱,不收实物,而且一年只在春秋两季征税,其他时候,断不会向你们征税!”
在他苦口婆心的劝导下,这些百姓才明白了过来。
“那这个感情好!大业十三年,征税就征了七八次!”有年长的百姓开始嘟囔着。
其余百姓纷纷附和道:“就是!就是!征税太多了,有的税一年甚至都征了两次!”
“你们虽然征得少,但不会一次征收就要俺们半条命吧?”也有百姓提出了质疑。
他们对于这个主公是谁,没有半点兴趣。
他们只关心,这个主公的政策,对他们的影响。
听到这里,赵清渠连连保证道:“我叫赵清渠,家住洛阳康仁里,各位父老乡亲见证,绝不可能征收恶税!”
“主公仁德爱民,能治理河南郡,真的是你们的福气哩!”
赵清渠不断解释,百姓们这才半信半疑。
然后跟着他……
按照户籍,开始定税。
在定税的时候,这些百姓们看到……
赵清渠居然拿出了洁白如雪的纸张,在上面涂涂画画。
有见识的百姓,登时心痛不已。
连呼暴殄天物。
“这个纸张是主公赐下的办公之物,很廉价的,要不了多久,你们若是识字的话,也能用到这些纸张。”赵清渠一边登记,一边给周围围观的百姓解释道。
他也是被主公绑架到万民城内的国子监监生之一。
他并非出自于寒门,但也不是世家。
在洛阳城内,家境只能算是一般。
但一直生活在东都,他的眼界还是有的。
在房司长取出这些洁白纸张的时候,他的反应,和这些百姓几乎如出一辙。
好在在万民城那座仙城内,他见识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东西。
作为读书人,使用这些洁白如雪的纸张,他已经能做到待之如草纸了。
而现在河南郡内,那些附庸风雅的世家土豪,都已经被主公清理干净了。
虚抬纸价,对万民城没有任何益处。
所以赵清渠觉得,要不了多久,主公就会把这些纸张的价钱给降下来。
……
在百姓们的惊讶声中,赵清渠不断给每个户籍定税。
每次定下税收,都能引起周围旁观百姓的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