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村里来了个小郎君(1/1)
堂堂世族子弟去下地耕田,瞧瞧,说的是人话么!
臧氏强烈不允,张昌宗也冷嘲热讽。
“爹生前一直遗憾,两个儿子不是读书的料,我很惭愧啊,如今宗弟步步高升,我正该安心研究学业!”
张易之声音怅然,眼睛隐隐有泪花闪现。
“易儿,你有心了。”臧氏眼里也蕴着热泪,她感到欣慰。
张昌宗却不吃这套,嗤笑道:“兄长,在家里也没见你读书。”
“我没读书,那《三字经》是你编撰出来的?”
“昔孟母,择邻处,环境才会改变一个人,神都繁华喧闹,我难以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
“更何况,神都距伊川县仅半天路程,我随时能回来。”
“咱家虽然表面风光,但实际上如履薄冰,一定要有人时刻保持清醒,那个人舍我其谁,宗弟你配吗?”
“……”
张易之唾沫横飞,臧氏连连点头。
小老弟哑口无言。
……
翌日卯时,鸡鸣。
“宗弟,这是我连夜编撰的几本书,于你有大益处。”
张易之顶着熊猫眼,递上几本书籍,不忘告诫:“别给外人看,藏好!”
“好!”见他这般严肃的表情,张昌宗也敛声屏气,郑重地接过书籍。
这应该是兄长呕心沥血之作,要好好观阅。
定睛一看。
《鸭王的成长之路》
《如何让富婆爱上我》
《如何套取富婆的欢心》
张昌宗脸涨成了猪肝色,憋了很久才骂道:“荒唐,我不需要。”
“宗弟,陛下是九五至尊,你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失了圣宠,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这三本书要背得滚瓜烂熟!”
张易之把住小老弟的手臂,苦口婆心劝道。
“不用你教我做事。”
张昌宗很羞愤的剜了张易之一眼,还是默默把几本书夹在腋下。
张易之点点头,有些不忍道:“宗弟,最近看你颇为疲惫,切记注意身体。”
“嗯。”
张昌宗苦笑,脸上露出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表情。
府外。
随行物品足足装了四辆马车,护卫三个,小厮三个,丫鬟三个,张吉祥荣升为管家。
“娘,我走了,待我归来之时,必是名震天下的大儒。”
张易之继续给臧氏造梦。
你儿子不是游山玩水混吃等死,而是择一偏僻地著书立说。
反正小麦芽遗传到她娘亲,都是蠢萌蠢萌的。
臧氏臻首轻点,如果她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天下大儒,一个是朝堂当权者。
那她得多风光,可以整天去闺友府上炫耀卖弄。
“我儿,带这么几个人太寒碜了。”
“自古穷山恶水出刁民,出门在外要保护好自己。”
临别时,臧氏又罗里吧嗦一大堆话。
张易之无奈道:“娘,我耳朵听得都起茧了。”
“你又嫌娘啰嗦,为娘不说了。”
臧氏神情有些不舍,给他整好衣襟后,摆了摆手。
张易之松了口气,登上马车。
马车在臧氏殷殷的目光中,渐渐远去,直至消失不见。
……
临近中午,张易之一行人就到达伊川县县衙。
此行就是为了盖章。
皇帝虽然赏赐了几百亩良田,但如果不去找当地县衙交接,这几百亩田地还是属于公有。
张家好歹是世族,家大业大的,哪里差这丁点粮食,所以一直没派人去伊川县衙。
县衙大堂。
“张公子,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县令严育良毕恭毕敬站在一旁,笑得有些谄媚。
张易之皱眉,你好歹是一县父母官,用得着巴结我这个普通老百姓么。
“严县尊,看看这田契。”张易之掏出田契递上去。
严育良看了看,松了一口气,忙不迭道:“这是江左镇东庄村的五百亩良田,我这就让主簿去盖印。”
话罢就安排小吏去办。
眼前的可是陛下面首的亲哥哥,传闻中,陛下非常非常“青睐”他。
自己虽然是一县之尊,但在这位公子面前,也得卑躬屈膝。
张易之“嗯”了一声,面无表情道:“我打算在东庄村长居。”
“什么?”
严育良脱口而出,非常讶异。
你张家在神都城也是排的上号的,放着荣华富贵不享,跑来穷乡僻壤之地作甚?
难不成是避世?
张易之盯着他,又重复了一遍:“我打算在东庄村长居。”
严育良闻弦知意,徐徐道:“东庄村村头恰好有一栋宅子,本是一粮商家的,他哄抬物价因罪问斩,所以宅子便充公了。”
“这栋宅子多少钱?”
张易之不拖泥带水,直接问道。
所谓的皇帝赏赐臣下良田,事实上,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人因罪入狱,然后家里的田地被收归国有,再恩赏给有功之人。
既然有田,那肯定有宅邸荒废,宅邸一般是由当地县衙处置。
毕竟房子地处偏远不值钱,皇帝赏给臣子,臣子也不太情愿要啊。
严育良笑着道:“我待会去拿房契,县衙借给公子暂住。”
说是说借,其实就是赠予。
张易之摇头:“严县尊,我从不占人便宜,还是直接购买吧。”
“那十贯?”
“成交。”
……
傍晚时分。
在县丞的带领下,张易之来到江左东庄村。
唐高宗幸嵩山过此,爱其山川秀丽,顾谓臣曰:‘江左风景不过如是’。
因名江左。
依山傍水,空气清新,风景优美,鸟语花香。
张易之非常满意,位置偏僻环境好,适合低调的人居住。
村口槐树下,聚集着一群村民。
他们颇为好奇,怎么俺村里来了个这么俊的郎君。
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孩子,所以平常喜欢唠嗑的村民也不敢上前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