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633章 因时就事

第633章 因时就事(1/1)

目录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陛下,还在为连珠枪之事耿耿于怀呢!”

“呦,周主事到了!”正唉声叹气的赵昺听到有人说话抬头一看,正是周翔来了,其却也知道规矩站在门口不敢跨进一步,他略带惊讶地道。

“陛下有召,属下当然是快马赶来!”周翔说着还抬起袖子擦擦脸上的汗弓着腰道。

“好,到前厅说话!”赵昺摆摆手出门道。

“陛下真是神人,已经造出那么厉害的火器,那连珠枪也不必心急。”周翔落后陛下半步,依然塌着腰劝说道。

“唉,若是能造出来,咱们何愁不能战胜鞑子啊!”赵昺又叹口气道。

当然他们口中的连珠枪绝非现代的半自动或全自动枪支,而是清朝初年,一位民间发明家戴梓发明的一种机械式连珠火铳。这种连珠铳的火药和弹丸均贮于铳背,共二十八发,以二机轮开闭,扳第一机时,火药及铅弹丸自动落人筒中,第二机随机转动,摩擦燧石,点燃火药发射铅弹丸。比美国人加特林后来发明的机械式机枪整整早一个世纪,但是据说是由于清朝政府极端保守,对汉人不太信任,从而致使这一重大发明没有被推广和采用

可是由于这种连珠火铳没有实物流传于世,也不见于正史之中,只在野史中被当做传奇故事记载其中,而书中即没有图形,也没有详细说明,只是寥寥数语。后人们也曾据此仿制过,但是都没有能成功,因而被认为就是个传说,根本没有可能造出来。但此事仍有许多人相信,尤其是愤青们常常提起,作为抨击清政府腐朽愚昧的武器。

赵昺弄出燧发枪之后便想起这事儿来了,若是自己能复制出连发火铳,哪怕是射速达不到机枪,达到‘三八’大杆儿也好,那就可以提高火力密度,实现以少胜多的目的。可是他绞尽脑汁,草图花了一大堆都未能实现传说中的仅凭机械便使燧发枪实现连发的结果。

“以陛下的本事,想必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做出来的,届时属下仍愿意开第一枪!”周翔依然是满脸媚笑地道。

“行了,马屁拍的再响也做不来,还是说正事吧!”到了小厅,赵昺拍拍其伸到近前的胖脸道。

“是、是,有事陛下尽管吩咐!”周翔立刻施礼道。

“好了,不用多礼,腰都快折了吧!”赵昺看其一揖到底,脸都快贴到地上了,那么胖也真够难为他了,赶紧掺了他一把道。

“属下为陛下粉身碎骨,万死不辞!”周翔马上又换了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说道。

“这可是你说的,若是完不成此次的任务,只怕不止是粉身碎骨了!”赵昺在凉榻上坐下,又指指对面放置的蒲团让他坐下道。

“陛……陛下尽请吩咐!”周翔听了愣了下,施礼后坐下正色道。

“嗯,朕要你两个月后每月要生产火枪三百支,到明年底至少要交给朕二千支火枪,子弹二十万粒!”赵昺言道。

“陛下,新组建的火枪坊只有百人,却都是生手,即便日夜赶工,只怕每日也只能保证生产六支,主要是枪管的制造所需时间太长!”周翔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默算了片刻回答道。

“说的不错,枪管是最费工时的!”赵昺点点头承认其所说非虚,一支枪管的制造从熟铁锻打成铁条,还要钻孔。而钻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分成至少要经过五次用不同直径的镗刀逐步扩大孔径才能达到设计要求。然后还要封闭管尾,在枪管上钻出引火孔,安装照门和准星,完成一支枪管需要七天的时间。即便再通过分工协作,采用流水线生产来提高生产率,十五天才可以生产一支枪。

“陛下,操作一台水利镗孔机至少需要五个人,分成两个班次就要十个人,要是保证一天能生产十根枪管,只要再给属下增加十台镗孔机,一百工匠就能完成,熟练之后应该会还有提高!只是……”周翔想了想又道。

“呵呵,你是担心增加设备和人手需要更多的启动资金吧!”赵昺见其说道最后含糊起来,立刻猜透了他的心思道。

“嘻嘻,陛下说的正是!”周翔嬉笑着道,他知道小皇帝的性格,越是严肃古板,其越是讨厌。

“朕在给你增加四百人,保证材料供应,拨款二十万贯,但是三个月后就要按照生产的数量来拨款了,你生产多少,朕要多少,那可是产量越高,拿的钱越多。要是完不成任务工匠们向你讨要薪俸,无论你是卖房子卖地,还是卖老婆去填补,朕可不会多给一文钱的。”赵昺笑着说道。

“陛下如此看顾属下,若是还不能完成,真的就有死去了!”周翔一咬牙一跺脚地说道。

“朕建议你将各个工序进一步细化,这样每个人只需掌握一种零件的制作就好,甚至一颗铆钉都可以再细分成几道工序,那样即便是新手也会很快熟练自如的,且能够保证质量,提高成品率。”赵昺见其的样子十分好笑,又再次提醒道。

“嗯,属下明白了。”都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这内行人一听就明白了。周翔得到提点兴奋地道,“如陛下所言,属下又何必为去寻熟练的工匠熬心费力,这样一来即便是个毫无经验的人,只要不是太傻都能很快学会一手活儿的。”

“周主事真是一点就通,你要明白我们的军队会越来越壮大,需要的火器也会越来越多,而那些刀枪会逐渐被淘汰,来日即便一年生产十万支都不够,所以要尽快完善工艺,扩大规模,提高产量!”赵昺夸了他一句又道。

“属下谨遵教诲,定会加大产量的。但是……”周翔听了一怔,缓缓神道,他没有想到陛下的雄心这么大。

“不要吞吞吐吐,有话直言,不要总要朕猜!”赵昺看其的样子知道还有困难,皱皱眉略带责备地道。

“是,陛下!”周翔赶紧施礼道,“陛下也知火枪所用的纸包子弹,外部需涂抹牛油防潮,且枪支也许用油脂润滑,防止生锈。因而油脂所需巨大,可在咱们琼州那里去寻如此多的牛油呢?”

“不错,此事必须要解决。”赵昺点点头道。子弹涂抹牛油不仅是为了防潮,且可以润滑枪管便于装弹,可牛虽不是稀罕物,但是在农耕社会牛是最为重要的畜力,也是一个农户最主要的财产,还是重要的军需物资。随意屠杀耕牛是要受到惩处的,即便病死了也要向官府报备的,像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动不动就放翻头牛,在饭馆里吃饭上来就要二斤牛肉,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陛下……”周翔见小皇帝沉默不语,十分为难,刚想宽慰两句却被打断了。

“朕有主意了,咱们牛少,可海里却有成千上万的鲸鱼,只要抓住一头大的就能得鱼油上万斤!”赵昺沉思片刻道,在崖山之时他们捕获的鲸鱼,肉吃了,熬出的鱼油可供整个行朝点灯。再说鲸和牛都是哺乳动物,脂肪应该没多大差别,相互替代未尝不可啊!

“啊?!对啊!”周翔听罢惊诧片刻击掌道,陛下在崖山猎鲸的事情他也听到过,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待朕有了闲暇,出去抓个十头、八头的给你们先用着!”赵昺笑着道。

“陛下,还有一事,那刺刀打造成三棱型十分费时费力,不若每人配发长刀一把,同样可以拼杀的!”周翔又提出个意见道。

“绝无可能!”赵昺想都没想断然否决道。他知道历史上火枪出现后,阻碍火枪手主宰步兵的最大战术障碍,是面临骑兵攻击时,因此火枪手还需要长矛兵的护卫,如此维护一个阵型,还需要更多的兵力,这与自己当前的实际情况和精兵的构想正相违背,而解决的办法就是——刺刀。

而实际上这个问题直到十七世纪后期才终于有人想到了解决办法,最早可以述及马来人,他们得到火枪之后,把本民族的波纹剑安在枪口处,将火枪当作短矛一样使用,这样火枪手也能临时客串长矛兵。这很麻烦不说,且出现两难式的选择,骑兵逼近时,如果火枪手最后一次齐射没能打退骑兵,就可能面临不能及时装上刺刀的风险,但是提前上刺刀,就放弃了火枪发扬火力的机会。

在刺刀出现大约一代人以后,真正意义上的插座式刺刀解决了这个难题。即能固定在火枪头部,既不妨碍火枪射击,还能有效起到旧式长矛的作用。实际上上了刺刀的步兵就相当于一名矛兵,虽然这种‘矛’较长矛要短且无力,但对抗骑兵的军刀冲锋是足够了。而远射的话,骑兵的弓箭又不及步兵的火枪。

事实上正是从从卡座式刺刀投入实战为开始,使长矛兵彻底失去了在战场上存在的必要,骑兵的威力从而在步兵面前也就大打折扣了。但这卡座式刺刀的应用也导致每支枪必须按照标准尺寸精心制造,才能装上制式的刺刀,从而提高了制造难度,使得周翔望而却步,想要放弃,赵昺当然不能走回头路了,现在阵型尚未练成,他也不好多言,只能一口拒绝。

“陛下,那可否将刺刀改成刀剑之型呢?如此即可以装于火枪之上对敌,也可以当做刀剑劈砍,我们的匠作坊的刀院也可以生产,从而减小火器院的压力。”虽然得到了陛下的指点,想到了提高产量的方法,但是周翔知道此次任务非同一般,火枪的制造要比此前的弩炮、火箭弹之类要复杂、精密的多,要求也高。而陛下要的又急,自己可是脑袋保证的,因此压力很大,所以一心想讨些巧。

“周主事,你对铠甲可有了解?”赵昺听了摇摇头,其三番五次的想‘投机’他怎么会看不出其心思,但却没有回答,而是问了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问题。

“陛下,属下在大宋军器坊效力二十余年,虽不精通,但也知道些。”周翔听了直直腰很有把握地道。

“你可知女真人的铠甲有何特点?”赵昺问道。

“陛下,女真人当年都是茹毛饮血的蛮子,有身皮甲就不错了。待他们灭了契丹,又攻陷江北后,缴获了甚多的铁甲,与我朝无异,多用鱼鳞甲,可防利刃劈砍,弓弩难以射透!”周翔听了不假思索马上答道。

“嗯,不错。对如此厚重的铠甲,我朝又如何破之?”赵昺听了点点头又问道。

“鱼鳞甲刀枪难破,弓弩难伤,因而军将多改用骨朵、鞭、锏等重器,如此一来即便不能破甲,但是却也能将其内腑震伤,毁其筋骨,以求破敌。”周翔言道。

“那为何当下我步军又多用刀盾、长枪大戟和弓弩呢?”赵昺再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鞑子的铠甲为柳叶甲和铁罗圈甲,虽也用鱼鳞甲,可甲胄沉重只有少数重骑使用,多用的是铁罗圈甲。”周翔见小皇帝听的认真,连连请教自己,他也兴奋起来站起身连比划带讲的道。

“因为鞑子多为轻骑,为保持马力多用铁罗圈甲。此甲内以兽皮为主,罩以铁网,只在胸、裆要害之处用镶以铁叶。这种甲轻便,可防弓箭和轻弩,刀砍,又因为内有兽皮为垫,鞭、锏、大棍砸在上面也难以伤其内腑,所以各军皆弃之,又多用枪矛,加以重弩强弓杀敌……陛下,属下明白了!”说着说着周翔的声调突然低了许多,人也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向小皇帝施礼道。

“呵呵,你明白就好!”赵昺抬抬手让其面礼道,“我们做事要因时就事,不能拘泥于常法,对待鞑子也是同样!”

“属下受教了!”周翔又赶紧施礼道,心中暗叹小皇帝聪明无比,自己想出彩不成,反倒出丑了……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