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四宝(1/1)
这一路追击的过程之中,吕布、鱼俱罗、马援等人精力太过于集中到白起的身上,但却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骑兵与步卒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
随着步兵与骑兵的速度差不断体现出来,渐渐地,步兵与骑兵两部分甚至已经全部脱节,双方已经在追击的过程中彻底分成了两部分。
而就在这个时候,这一场大战其实才真正开始了。
而这一战也将成为白起的成名之战,让白起真正步入天下名将的殿堂。
在此之前,白起虽然已经成为李翔军中高层之一,可却并不如李靖、薛仁贵、苏烈等人出名。
在战功之上,之前的白起比起李靖、薛仁贵、苏烈等人相比有着不小的劣势,而白起也不曾像那几人一样主导过一场大型战役的胜负。
“怎么还不出现!”苻坚骑在战马之上,不由得喃喃自语道。
苻坚不可能真的会傻得以为白起这七万大军会送上门来让他吃掉。苏烈的那十万大军之中,七万步卒自然不可能出现,但苻坚相信,那三万骑兵一定会出现的。
否则,白起光凭七万大军,又如何有底气来与他们十三万大军进行野战。
也正是因为笃信这一点,苻坚牢牢地保留着最后的一万五千骑不出战,就是为了防止苏烈的那一支骑兵的。
这一万五千骑到时候就是苻坚放出的弃子,即便是伤亡惨重也无所谓,只要可以拖住苏烈的那一支援军,拖到正面战场大局已定即达到了他的目标。
“报,启禀主公,左侧发现大量骑兵踪迹。”
“好,终于出现了!”闻听这一则信息,苻坚不仅没有什么慌张的情绪,反而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这支骑兵既然已经出现在了明处,那他的威胁性就会降到最低。
苻坚略作沉思后,问道:“可探得敌军的具体人数?”
“未能探得,敌军人数太多,根本无法细数,大致应在两万以上。”
“两万多?”苻坚不由得略微有些疑惑道,这个数字与苻坚所想得还有一些差距。一念至此,苻坚的眉宇之间,多了一抹淡淡的担忧。
“尚师徒将军,汝即刻领军迎战,不得放对方一兵一卒过来!”将脑海中多余的想法趋赶而离,苻坚向着身边的尚师徒下令道。
不管怎么说,敌军既然马上就要到了,他总得先安排人上去阻挡才行。而且,苏烈一共才三万骑兵,如令已经出现了两万多,他就不信剩下的那部分还能翻了天不成!
“凉公放心,末将必不负阁下所托!”尚师徒手持提炉枪,身胯呼雷豹,拱手行礼,大喊着领命。
说起苻坚这个凉公之位来,当初杨坚封苻坚为这么个公爵之位是有挑拨离间的意图在里面的。同样是凉州的诸侯,苻坚便是以凉为公号,这让马腾与韩遂二人作何感想!
而尚师徒人称“四宝大将”,便是因其手中有四宝得名,而这提炉枪与呼雷豹便是其中两宝。
提炉枪又名提庐枪,重一百二十斤,被伤到伤口会流血不止。枪上有环,用锁链挂上一个香炉形的铜砣。将铜砣甩出,打击远距离的敌人。枪上有小洞,将其插入活水之中会流出甘露,不但能解渴,还能解饿。
呼雷豹又名忽雷驳,脚力奇强,日行数千里,走山川如覆平地。更兼嘶声如虎,能使敌人坐骑闻之失惊摔倒屁滚尿流。
其长一丈,高八尺,为龙驹,叫声若虎吼,此马平时不叫,颔下有一肉瘤,肉瘤上有三根毛,主人一抓肉瘤,马即轻叫。若一拉肉瘤上的毛,呼雷豹叫声若虎,能使敌人的马屁滚尿流瘫倒在地。
莫说现在只出现了两万多骑兵,即便是像之前估计的会出现三万骑兵,以一万五千的西凉铁骑去对战,尚师徒都丝毫不俱。
毕竟,这一次尚师徒的目标又不是打赢,仅仅是拖住对方而已。拖住两倍于己的敌军虽难,但以西凉铁骑的战斗力,再加上苻坚不在乎这一次的损失,这一点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完成的。
就如两阵风,风风而融,尚师徒的长枪一挥之间,一道枪劲,两个迎面而来的晋军骑兵,两声惨叫,两颗头颅已经飞开而起,血溅半天高。
而尚师徒如一阵风,从中穿过,一下子如虎入羊群,闯入了晋军骑军的中间,枪起枪落,枪出枪没,不断的收割着这些骑兵们的生命。
尚师徒的这一番杀戮很快便引起了晋军大将们的注意力,周德威身为这一支骑兵的主将又岂会任由敌军大将如此屠戮自己麾下的士兵们,当即飞马向着尚师徒的方向迎了上去。
尚师徒做为隋唐好汉之一,其实力已经初入绝世,基础武力已经达到了101点。
不过,尚师徒虽然厉害,但周德威却也不是吃素的,其实力比之尚师徒更胜一筹,同样是入了绝世武将的行列,基础武力更是已经达到了103点。
“杀!”
战场之上,两声暴喝响起后,周德威与尚师徒二人同时出招,这两个人一个是隋唐时期的名将,一个是唐末时期的名将,两个一戟一枪,一时之间漫天戟影与枪影闪烁,令人看得眼花缭乱。
但这两人之间的实力终归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虽然尚师徒在基础武力上与周德威相比仅仅差了2点,但随着交战的进行,两人的技能不断展开,这个武力上差距也开始不断扩大。
初时,尚师徒还能与周德威战个旗鼓相当,但过了二十回合,尚师徒已经开始落入下风,等到战到三十回合之后,这个趋势便更加明显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尚师徒胯下的呼雷豹却是猛然间发出一声虎啸般的声音,令得周德威胯下的战马惊得连连后退,甚至险些跌倒在地,就连周德威本人也在这猝不及防的变故之下戟法大乱。
呼雷豹发出虎啸之声本就是尚师徒刻意为之,此时,机会既然已经来临,尚师徒又岂会轻易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