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陈宫(1/1)
兖州,陈留!
曹操缓缓放下手中的情报,一脸凝重的向一边的几位谋士,问道:“军师,你说凭杨坚、苻坚等人,可以挡得住李子凤的兵锋吗?”
“那李子凤自幼时便征战沙场,至今未曾一败。且天下诸侯之中,若论起麾下将谋之众、之精,那李子凤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若李子凤不进一步增加兵力,且雍凉四路诸侯齐心联手,当有五成把握!”荀攸仔细地想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
闻言,曹操不由得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五成把握看似不少,但却是建立在雍凉四路诸侯齐心协力的情况下,却是建立在李翔不再增添兵力的情况下。
听到曹操叹气,荀攸却没有什么表示。李翔这一仗是赢是输,与他荀家关系虽大,但却也不大。
李翔此战若胜,那李翔麾下的重臣荀彧自会保荀家安宁。而李翔此战若败,荀家还有他荀攸,还有袁绍麾下的荀谌。
说起这个,当初也正是因为荀彧与荀谌分别在李翔和袁绍的手中混得不错,荀攸这才拒绝了荀彧向他发出的邀请,反而投向了曹操。
多投资上几家,这可是世家大族常用的手法了。
说起来,当今天下之中,投资最广的不仅有荀家,还有司马家,河内司马家。
黄巾之乱时期,因为黄巾遍地的原因,天下世家大多选择去帝都洛阳避一避风头,顺便大家一起抱团取暖,而河内司马家也不例外。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黄巾之乱结束后,李翔担任河马大守之时,最先做的事情之一便是前往温县拜访司马家,但结果却扑了一个空。
而之后的时间里,因为天下形势的剧烈变化,司马家也没有再返回河内温县老家,反而在帝都之中落地扎根了。等到了之后董卓迁都之时,这司马家也被逼去到了长安之中。
只不过,这司马家也确实很会做人,当他们在洛阳之中收到留在老家之中家仆传来的消息,得知李翔拜访司马家之后,当即派了司马朗返回温县并开始在李翔麾下出仕。
司马朗的成就或许远远比不上未来的司马懿,可司马朗毕竟是司马家的长子,是被认为是司马家未来的家主的人。
司马家可以将司马朗派到李翔的麾下出仕,已经是很给李翔面子了。要知道,当时的李翔可不是现在的天下第一诸侯。
除了在李翔这里派出了司马朗进行投资之外,司马家在之后还将司马光派到了徐州。
与司马光一样,而同样是司马家旁系的司马错,本来是准备应家族之令投靠刘邦的,却反而被秦政的王霸之气折服,安心在秦政那里当起了将军。
“主公,若真让那李翔攻占的雍凉二州,到时候手握五州之地的李翔势力又该如何庞大?届时,天下诸侯还有几分希望。以宫之见,当陈兵虎牢,牵扯李子凤的兵力,务必让那李子凤无法在雍凉战场继续增兵。”陈宫顺了顺自己的胡子,拱手一礼向曹操说道。
陈宫本就是兖州之人,而兖州之中又只有曹操与蚩尤两方势力,因此,投奔曹操自然成了他最好的选择。
而此世之中,曹操早早地成为陈留太守,之后也没有发生曹操刺董的事情,也自然不可能因疑心太重,误以为吕伯奢家人欲擒二人报官求赏,因此杀掉其家人,更不可能继续杀掉吕伯奢了。
同时,这个时空之中,曹操也不曾下令处死过兖州的那些名士,因此,陈宫不管怎么说,反正直到现在,都在曹操的麾下呆得好好地。
“只可惜,有那蚩尤在侧,我等纵然可以出兵,但也最多也不过三万罢了!”曹操颇为有些可惜地叹道。
现在,蚩尤虽然主力在与徐州赵匡胤大战,但由于姜小白与王莽二人,蚩尤同样子在他和曹操双方势力的交界之外,布置了一支兵力。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也不得不派出兵力防备蚩尤。虽然现在对方正在与赵匡胤大战,理论上不会轻易双线开战,但如果曹操真的就此放松警惕的话,说不准对方就会来一个难戏真做。
曹操总共有兵马近八万,其中可是有一半都用在了防备蚩尤上。
事实上,曹操如今加起来也才不过三郡之地,之所以可以拥兵八万,和他设立的摸金校尉有着数不清的关系。
若是没有摸金校尉为曹操提供钱财的支持,曹操别说是养八万兵了,就算是仅仅维持现在的一半都够呛。
毕竟,当初兖州可是黄巾的重灾区,这些年曹操与蚩尤的大冲突虽然不多,但小规模的冲突却接连不断。曹操虽然有心休养生息,但几场小仗就有可能是事倍功半了。
在这种条件下,虽有三郡之地在手,但曹操养兵的过程却并不容易,但他却又不得不养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
“主公,出兵三万已经足矣,我军只需要牵制住那李子凤的一部分兵力即可,又何须真的为了杨坚等人与那李子凤打生打死!”陈宫缓声说道。
确实,他们出兵仅仅只是不想让李翔成功吞并雍凉罢了,能够帮杨坚牵制李翔的一部分兵力,让李翔无法进一步调兵加入到雍凉战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主公,这天下间不愿看到李子凤吞并雍凉的又岂止主公一人,或许南方诸侯以及正在大战之中的其他中原诸侯力有不殆,但河北诸侯尽然不会坐视不理,因此,主公出兵三万已经是足够了!”荀攸再次开口道。
曹操了然地点了点头,他自己本人就已经是出了名的老谋深算,很多事情,即便是他帐下的这些谋士不说,他自己本人也是可以想到的。
想到李翔的三州之地,又想了想自己仅仅只有三郡之地,曹操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也幸亏不只他一人出兵,否则,这中间的差距可有些过于大了。
仅以他曹操一人之心,暂时还得罪不起李翔这样的大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