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一章 乱世尊荣39(1/1)
安宁用几块玉佩,是真正的把孩子们的心都收了。
那八个孩子从此之后都是实心踏地的留在萧家,把安宁和萧元当成亲生父母来敬爱孝顺。
安宁知道萧元收养这些孩子以后是有大用处的。
她虽然生了五个亲生的子女,可是,她和萧元以后要做的事情,这五个孩子是完全不够用的,便是培养别的人手,那也终比不过自己收养的孩子来的更让人放心。
安宁清楚,这些孩子将来都是要交托后背的存在,那她现在就得好好的收拢孩子们的心。
安宁要想让谁死心踏地的跟随她,那还真没有什么人能逃得过。
她早先当皇女的时候,便是沉浸官场多年的老狐狸都能叫她收了心,更何况这些受尽了苦难歧视的小孩子。
等着萧元睡了一觉起来,都能感觉得到八个孩子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他便知道,安宁定然趁着他睡觉的这会儿功夫,把孩子们归拢了。
萧元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他吃了早饭,就去了前院。
前院那边都有人等着了,好几个汉子带着自家的孩子等在院子里。
萧元过去,先考察了这些孩子。
有的孩子适合读书,但是有的孩子不适合走这条路。
一共来的有七个孩子,其中有两个挺聪明的,如果读书的话或者能读得出来,还有三个资质平庸,但是也能学着读书识字,将来便是不考科举,去给人当个帐房或者掌柜的也是成的,剩下的两个倒是有一把子力气,是学武的好料子。
萧元考较过后,就跟这些孩子的家人说了。
但凡是送孩子过来的,那都是家里日子过的还算不错的,他们就是想着让孩子将来有别的出路,别跟祖辈一样只是土里刨食。
如今萧元给他们寻到了路子,他们自然是想要试一试的。
如此,两个孩子留下来学武,另外五个则是学文。
萧元也没有多收这几家银子,只一家一年二两的束修,算得上特别便宜的了。
萧元不缺钱,他教导孩子们不过是一来培养人手,二来也是为了更能融入这个村子。
当天萧元留了七个孩子,第二天,又有四家送了孩子过来,剩下的,就再没有送过来的。
二两银子的束修真是不多,可相对于大部分的农家来说还是很重的负担呢,好些人家便是吃糠咽菜都吃不饱,有的人家一家子也不过两三身衣服,都是大家轮换着穿的,像这样的人家读书习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奢求。
一直到过年,安宁忙着教养孩子,萧元忙着教徒弟。
萧元除了给孩子们上课之外,还经常去县城走动一番。
对于这些事情安宁也从来不过问。
这个冬天,安宁一直在给收养的八个孩子调理身体,补充营养。
这几个孩子到了萧家之后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孩子们长了个子,也长胖了,皮肤也显的白了很多,头发也渐渐的不再那么枯黄。
最主要的是,他们走路的时候挺直了脊梁,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走路的时候都是挺胸抬头,走起路来步子迈的很大,总是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
要知道,这些孩子来的时候都是低着头,都不敢抬头和人直视,安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给孩子们重新建立了自信心,这真的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现在,安宁有什么事情都会交给孩子们去办,孩子们也经常和村子里的人接触。
这一接触,就看出不同来了。
要知道,大房也收养了十个孩子,这些孩子也是经常在外走动的,可是,这些孩子一个个的都有些畏缩,看着也瘦小可怜。
三房收养的这八个就不一样了,要是不仔细看,那和三房亲生的五个孩了看不出啥分别来了都,可见三房夫妻对孩子们那是真的好,是真的上心教养的。
本来冬天就闲,三房的孩子们出去的时候就有人问他们了:“你爹娘给你们吃啥了?咋都变了样了?”
孩子们就笑:“也没吃啥,就是米饭什么的,有的时候还有肉,就是能吃饱,一天三顿饭都有,要是没到饭点饿了,屋里随时都有点心,娘不管我们的,谁饿了找着吃的就吃,屋里的点心没了,娘就会给添上点,娘说了,我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小孩子饿的坏,不能受了委屈,反正我们家十三个孩子吃的用的都是一样的。”
小孩子不会说谎,而且看孩子们的样子也知道一定是吃的好住的好的。
大人们听了孩子这些话,都赞叹三房夫妻仁义,说是收养孩子,那是真当亲生的对待,不像大房,哪是收养孩子哪,那是找的免费劳动力啊。
虽然说大房不收养那几个孩子,恐怕孩子们会过的更不好。
毕竟那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是没人照顾的,冷了饿了也没人管,到了萧家大房那里起码能哄个肚饱,能好好长大。
但是好多事情就怕比较,如果没有三房这些孩子做对比,村子里的人或者还会觉得大房对孩子们挺不错的。
可和三房的孩子一比较,那真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
村子里说啥的都有,这话传到大房耳中,大房的赵氏就气的不行,暗地里骂安宁傻子,不是自己的娃干嘛对他们那么好,反正赵氏嘴里没一句好话。
安宁是不管这个的,她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料理好了就成。
家里十三个孩子,要教养的好,是需要付出很大心力的。
前几天就有一批海盗上岸,祸害了不少村庄,差点就跑到井田村这边来,还是萧元组织了村子里和他学过武的一些青壮年跑到离村子十来里地的地方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海盗给打跑了。
但是,井田村周边很多村庄都遭了殃的,好些人家被抢被杀,一些妇女被祸害,还有一些家底厚实的人家存起来的金银都被海盗给抢了去。
来县的县令也组织了人手抵抗海盗,也求了南夷府驻军支援,可还是有很多村镇都被烧杀抢掠,来县的荀县令也是愁的不行。
萧元就趁着这个机会进入了荀县令的眼中。
他去了县衙几次,给荀县令出了很多主意,另外,还帮着组织乡勇什么的,荀县令就干脆把组织乡勇抵抗海盗的事情交给了萧元,并且还给他弄了个巡检九品的官职。
平国公府众人是被流放了,可南夷这种地方那真的是几乎没什么人管的,可以说天高皇帝远,萧元又是个会来事的,他这段时间,不只是县城,就是府城也打通了关系,文武官员都联络好了,弄一个九品的武官真不算什么事。
就算是朝庭知道了也没什么。
一个化外之地的九品官,朝中也没人管。
再者说,破船还有三分铁呢,萧家就算是流放了,可朝中还有几分人脉,大家总是有个面子情的,谁没事找事的去捅这件事呢。
于是,萧元这九品的巡检就上任了。
在朝庭来说,这九品官真不算什么,末流的,几乎算不上品的。
可对于乡下的人来说,九品官真的是很高大上的存在了。
一进间,井田村的人看萧家三房的眼光就不一样了。
萧元这巡检上任,自掏腰包招了好些人手,然后开始教授武艺,开始带着人巡查什么的,反正自他上任,这县里作奸犯科的就少了很多。
荀县令自然是高兴的,他一文钱没出,就有了一队兵勇相护,而且萧元还特别精明,时常的给他出主意,让他在上官那里争面子,这就等于是有了一个智囊,他怎么会不乐意呢。
然后,到了快过年的时候,荀县令因为治理地方出了成绩就调任了,从来县这个偏僻的地方离开,走了门路去了富庶的地方。
而新来的县令则是安宁和萧元在来南夷的路上曾经救助过的一位刘姓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