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考验一下 (第一更)(1/1)
许弋澄在向南这儿坐了一会儿,就回去做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已经可以熟练处理公司的各项事务了,空出来的时间,也能够回到古陶瓷修复室里,自在地修复一两件文物了。
他虽然也很年轻,可他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儿,自然不会跟向南一样,想着要再去学一门新的文物修复技术。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向南那样的天赋,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过向南那样的生活。
至少,许弋澄还是喜欢轻松自在一些:文物修复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可并不只有文物修复。
生活里,还有更多的精彩,等着他去体验呢。
等许弋澄离开后,向南也没有闲着,他打开电脑,又开始看起了自己之前下载的纺织品文物修复技艺的资料看了起来。
纺织品文物具体处理的技术有很多种,比如加固技术、清洗技术、针线法技术等。
加固技术主要针对的是粘附在器物之上的纺织品。
比如燕赵省藁([gǎo])城台西村商代遗址、陕省宝鸡茹家庄西周墓中,用丝绸或麻布包裹铜觯([zhì])、铜镜、刀剑、铁盆,作为随葬品埋入地下。
像这种纺织品文物,一般情况下,都会和被裹附器物身上的铜绿铁锈粘在一起,很不容易取下来。
因此,文物修复师在去掉织物表面的泥土和杂质之后,再用丝网贴在采样的织物上进行加固,以防织物散落下来。
然后,将取下的标本按照织物的纹路或密度拼接起来,粘贴在稀疏的锦纶丝网上,下面填上棉花或丝绵,再装进有机玻璃盒里保存。
后来,荆楚省文物保护人员将纺织品文物的加固技术,从丝网加固法改进为用微生物法来加固脆弱的丝织品。
主要的原理是,利用乳杆菌分解丝绸角质化的物质为糖类和有机酸,并将这些代谢物用醋酸杆菌转化为纤维素,从而达到加固已经没有强度的丝绸的目的。
而清洗技术,则是对纺织品文物表面的泥土或杂质进行清洗的过程。
事实上,国外已经有专家对纺织品文物表面的有些污渍该不该洗掉以及洗掉后的利弊进行了讨论,有的专家甚至开始质疑是不是应该对纺织品文物应用不可逆的湿洗操作。
然而,这种质疑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实际上,纺织品文物表面的泥土和其它杂质不清洗掉,只会持续不断地对纺织品文物造成伤害,缩短纺织品文物的留存时间。
因此,对于纺织品文物的清洗,只能遵循文物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地留存文物本身的历史信息。
此外,纺织品文物清洗过程中,水质的好坏也会对纺织品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比如,普通自来水含有杂质和重金属盐,如果用自来水来对纺织品文物进行湿洗或回潮操作,不但会影响清洗效果,而且还会带来新的污染;而软化水存在大量的钠离子,对某些染色的纺织品文物造成的伤害非常大。
总之,使用什么类型的水来清洗纺织品文物,还要考虑到纺织品文物的材质与老化等种种情况,并不能一概言之。
在今天上午修复那件清朝紫地缂丝龙袍时,黄云轩老师也因为龙袍残破程度比较严重,放弃了湿洗操作,而是选择了用微型手持真空吸尘器来清除龙袍内的灰尘等杂质。
当然,选择用吸尘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件龙袍始终都是保存在箱子里,表面上并没有太多灰尘和污渍。
……
这一整个下午,向南都在仔细翻阅这些纺织品文物修复技艺的资料,也对上午黄云轩老师讲的那些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二天上午,向南又早早地来到了魔都历史博物馆,黄云轩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了。
看到向南以后,他笑着说道:“下次你再来,如果在办公室没看到我,就直接到三楼的修复室里来,只要没出差,我一般都在这两个地方待着,你也不是客人,我以后就不专门等你了。”
向南点了点头:“好的,老师。”
“那走吧,咱们继续修复龙袍去。”
黄云轩笑了笑,手里端着一大杯茶水,转身就出了办公室的门。
这大茶杯还是昨天下午下班后专门去超市买的,就是为了给向南上课时用的。
昨天上午就是吃了没带茶水的亏,口干舌燥地讲了一上午,结果一整个下午,嗓子眼都是火辣辣的。
真是太亏了。
到了修复室以后,黄云轩将手里的茶杯放在工作台一旁,再将那件紫地缂丝龙袍小心地取了出来,平摊在工作台上。
“昨天我们给龙袍除了尘,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
黄云轩并没有直接上手做事,而是忽然问起了向南。
向南愣了一下,很快就回答道:“下一步应该是针对龙袍破损的部分,进行针线缝合。不过,在进行针线缝合前,还需要准备修复材料。”
“没错,在修复之前,咱们要先准备修复材料。”
黄云轩笑了起来,他是突发奇想想问一下向南,并不是为了为难他,而是想看看,向南会不会提前做功课,有没有用心在学纺织品文物修复技术。
事实上,如今网络技术发达,大部分文物修复工艺,在网上都是可以查询得到的,只要向南稍稍用了点心,大部分的知识都可以从网上获取。
当然了,知道文物的修复步骤是一回事,会不会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否则的话,大家都可以不用去上学了,在家上上网多好?
他满意地看了向南一眼,又问道,“那你再说说,咱们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这就有点考验的意思了。
之前就说过,紫地缂丝龙袍存世量本就稀少,不要说向南这种从没接触过纺织品文物的人了,就是一些纺织品文物资深修复师都从来没修复过这类文物。
让那些资深修复师来选择修复材料,估计他们也要头疼好一阵子,更何况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