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7章 盐况(1/1)
第0177章盐况
“此话当真?”王亮有点不信,王天风能有这么好说话?怕不是在忽悠自己。
王天风皮笑肉不笑地道:“我王天风向来说话算数,只要大家都觉得你说得有道理,能认可,我就可以喊你一声老师。楚兄可以当个见证人。”
楚云飞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王天风接着话锋又一转:“不过如果你说不出个子丑演卯来,说大话夸海口,是不是也得接受惩罚啊?”
因为王亮近来的表现惊人,引起了王天风的注意。
所以他对王亮做过调查,参加八路军前在燕京大学戏剧文学专业上过两个月的学,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受教育经历。
所以王天风认为王亮虽然有点文化,但肯定不会懂化学方面制盐的事情。
王亮说:“当然没问题,王上校,惩罚你随便提,我都没问题的。”
王天风:“倒也算不上惩罚,如果没答上来,你需要帮我一个忙。”
看到王亮自信满满的样子,王天风的内心多少有些动摇,莫非这个家伙真的懂?
不过王天风已经打定主意了,不管王亮答不答得出来,他都得帮自己这个忙。
王亮已经被自己纳入计划里面了,他没得选择。
“那你的这个忙我恐怕是帮不上了。”
说罢,王亮开始给王天风和楚云飞上地理课:“众所周知,海水晒盐,日本是个海岛,那为什么会缺盐呢?”
“原因是这样的,如果想通过海水来发展盐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环境,需要夏季炎热、高蒸发量的气候,以及平坦的沿岸、海滩地势。”
“近代以来的制盐方法无非就是把海水引到平坦的沙滩上,通过阳光的暴晒来让海水一点一点地蒸发掉,剩下的粗盐再做处理就是可以吃的食盐了。这样一来,海水取盐的两个充分必要条件就是充足的日照和平坦的沙滩。”
“然而这些条件,小日本都不具备。要知道,日本虽然四面环海,不缺海水,但它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而且夏季降水量特别大,气候条件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提炼盐的需要。”
王亮继续道:“而且,日本的沿岸并不是平坦的,非常不适合进行盐业生产。所以直到1937年的的时候,日本本土盐产量仅能满足本国四分之一的需求,甚至连本国居民所需都满足不了? 工业所用盐更需要全部从国外进口。”
“再反观咱们中国? 虽然贫穷落后,但是幅员十分辽阔? 海岸线漫长? 且气候丰富多样,无论是日照还是沙滩? 这两个我们都不缺。所以即便是在工艺落后的民国时期,我们中国盐产量也是居世界前列的。”
讲完? 王亮看着王天风问道:“不知道王上校对于我的这番回答还算满意吗?算是给你解惑了吗?能称得上老师的称号吗?”
虽然王天风不想承认? 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当王亮说到一半的时候,他就知道王亮没有在瞎说。
回答非常通俗直白,并不难听懂。
有理有据? 一听就知道不是在胡编乱造。
王天风倒是能屈能伸? 丝毫不带迟疑地对王亮喊道:“老师……”
郭骑云震惊不已,这要是让军统那帮大佬们知道,代号毒蜂,名列八大金刚第二位,被称之为疯子的王天风竟然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老师? 那绝对是要惊掉下巴的。
按照六哥郑耀先的脾气,肯定会杀过来跟王亮来个一决雌雄。
竟然让二哥喊老师!
楚云飞也非常惊讶? 在他的印象里,自己的这位老朋友毒蜂可不是随便喊别人老师的人。
莫非……
楚云飞突然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王亮可没想这么多? 此刻他兴奋不已。
没有手机啊,如果有手机的话必须得把这一段录下来。
回到现实世界的时候把这一段上传到网上去? 绝对火啊!
万万没想到? 万万没想到? 王天风竟然真的喊自己老师了!
真是爽到起飞,爽到爆炸。
王亮突然觉得自己行了!
“好好好,好学生,以后咱们就以师生相称吧。”王亮心满意足地道。
郭骑云又是吸了一口冷气,王亮这是花样作死呢?
但接下来,让人更加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只见王天风笑了笑,道:“没问题,老师。”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三观被震碎了!
那个疯子竟然愉快地答应了!
在场的只有楚云飞捕捉到了,自己的这位老朋友刚刚在说话的时候,眼神中闪露出了一丝让人不寒而栗的杀意。
见王亮越玩越离谱,真怕王天风一会儿把王亮给弄死的楚云飞赶紧把话题拉回正轨上:
“咱们接着说兴泰镇盐铺的事情吧,是这样的,自九一八事变后,我们在辽省的盐区失陷,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我们的重要的长芦盐场也失陷了。”
“淞沪会战过后,松江盐场又陷入日寇手中。紧接着,我们在晋北,河东,鲁省,两淮,鄂省应城,蒙省,浙省,闽省,粤省各区重要的盐场也纷纷失陷,落入到日本人之手。”
说到这里的时候,王亮注意到王天风的脸上流露出悲伤的表情。
王亮知道,这只毒蜂虽然心狠手辣,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掉他最亲近的人。
但他绝对是个不折不扣,最忠实的抗日者。
他爱这个国家,为了抗日事业,他可以牺牲一切,当然也包括他自己的生命。
虽然不认同王天风一系列的做法,但就抗日的决心和立场上,王亮佩服他。
只听楚云飞继续介绍道:“日本人在占领中国沿海后,在沦陷区得沿海开辟了大量的新盐田,成立了大量由日本人直接控制的盐业公司,生产的食盐几乎全部直接输送回日本本土。”
“日本还强制在沦陷区推行了食盐配给制度,沦陷区的中国人每人每月实际只有四两盐配给,甚至有的日占区还出现了完全停售的状况。而根据我们侦察到的情况,兴泰镇上的这家盐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