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覆殷商 > 第159章鼓励移民

第159章鼓励移民(1/1)

目录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这一件陶瓶,表面异常光滑,光泽度和质地都达到美陶的水准,在釉质的透明度上,更胜美陶一筹。

聂伤把陶瓶放在眼前,迎着窗口的光线细看。可以看到,釉质如一层薄薄的玻璃一样覆盖在陶瓶表面,其下的陶质基地的细腻坚硬,色泽泛白,比美陶更耐看,更美观。

“哈哈,就是它了!”

他心中大畅,翻来覆去的打量着手中陶瓶,问工宰:“方法记下了吗,可以重复烧制这样的吗?”

工宰笑道:“我等百工,谨遵国主吩咐,每一样胚料,都有专门的匠人负责,从配料、涂料到烧制、出炉,这位匠人会记下每一个步骤的细节。”

“负责此陶瓶的匠人自然也记得整个制作过程,我们已经按照这种方法又烧了三炉。一炉按照原来的方法,一炉是增添了涂料的,另外一炉,则是加入了颜料,以求能烧出彩色。”

“前日早晨,第一炉已经出窑,一窑陶器,有一半劣质,其他皆如此瓶。”

“嗯,已经不错了。”

聂伤放下陶瓶,嘱咐道:“距离和英国人约定的时间不到十天了,你们加紧尝试,尽量改进技术,争取制作出远胜美陶的陶器。”

工宰勃道:“还要给英国供货,要不要提前烧制一些?”

“不用。”

聂伤摆手道:“供给英国人的不能太多,三四十件即可。这一窑的完全够用了。你们放开了试,然后在所有试验品中挑出较好的给他们一些就成。”

“小臣明白。”

工宰勃躬身应了,又从怀里拿出一卷东西,奉给聂伤道:“这是国主命我等制作的那种叫‘纸’的东西,百工已制出一批,国主请看。”

聂伤接过来一看,又粗又厚又脆,在展开过程中,尽管他十分小心了,还是弄破了好几处,简直跟蛋卷一样脆弱。

不过总算有些纸的样子了,最重要的是,方向没有错误。只要方向对了,坚持不停改进,总有一天,定能造出堪用的纸张!

“非常好!”

聂伤做出兴奋的样子鼓励工宰勃,夸道:“在这么短的时间,在没有任何实物参照的情况下,你们已经造出纸了,真乃天工也!”

他翻弄着脆了吧唧的纸,渣子不停掉落,碎片一块块裂开,脸上还是带着笑容说道:“纸就是这样的,只是不够坚韧而已。我不会催促,你们也不要着急,继续努力,慢慢摸索,一定能造出合用的纸张。”

“小臣明白。”

工宰勃接过聂伤还回来的粗渣纸,又宝贝似的塞进怀里,面色郑重的说道:“小臣也相信,在国主的指点下我们一定能造出纸来。这是世间第一张纸,意义重大,我要留下来,供奉在工神共工面前,让后世百工参拜。”

“共工!共工是工神?”

聂伤很是吃了一惊。

共工不是水神吗,怎么成了工匠之神了?

这个时代神灵众多,聂伤出身偏远北方,不知道很正常,工宰勃也不感到意外,解释道:“传说,共工乃炎帝时期的一位大工匠,他技艺高超,制造了很多器具,为世人所称赞,被炎帝封为‘共工’。”

“共,大也,工,工匠也。自此之后,共工一职便沿袭了下来,历代工匠之首,都称为共工。而首位共工,听说追随炎帝一起升天成神灵,是为‘工神’。”

聂伤听完,陷入了沉思。

……

两位百工走了,接下来是一个又一个属臣和贵人,需要处理的事情繁杂不堪,最多最麻烦的还是战利的分配问题,以及移民之事。

按照聂伤和众属臣商议的结果,愿意移民的,不但能分到更大、更肥沃的土地,战利分配也更多。可是国民们还有疑虑,都在犹豫观望。

汶北那块地方虽然土地肥沃,但毕竟是荒地,还要开垦、熟土,至少要两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国内的田地的产量。

最关键的是,那里不安全!

斗耆国人在四面环山的老窝呆习惯了,想到敌军一来,一家人就要慌慌张张的卷起细软跑路,便不想过去了。

汶北无险可守,一打仗,此地国民只能躲进壁垒。哪怕人和财物能及时退入城中,外面的房舍田地却带不走,肯定会毁于一旦,一年的辛苦耕种就付诸东流了。

还是老窝里安全,再多的敌军攻过来,都只能在关口处交战,国内不会遭受丝毫战火。

所以,移民是一种冒险,到底要不要冒险,各家各户现在都在为此商议、争吵。

为了安全起见,各个家族都派出代表来见国主,打问移民的详细情况,向聂伤提出己方的诉求,各种要求,反正都是要占便宜不吃亏的。

聂伤耐着性子向来人反复解释,向他们做出保证,军队会尽全力守卫新领地,绝不让移民的利益受损。

官府还制定了一些鼓励移民的政策。

汶北之地,三年免助,就是免税。

每户赐奴隶一名,或者等价财物。

官府免费提供耕种工具和种子,还向移民租借牲畜和口粮,所借牲畜和口粮,三年之内还清即可。

这些政策需充沛的财力支持,幸好斗耆国刚抢了宿国积累百年的财富,正富得流油,完全可以负担的起。

聂伤又派出属臣到每一个村子宣传移民汶北的好处,让所有国民都清楚官府的移民政策。

同时,新封的心腹们还有女秧的黄菰邑都表示愿意响应国主号召移民。

聂伤挑了一半奴隶出身的领主到汶北,黄菰邑因为对女秧的意义十分重要,不可能全部迁走,所以只要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在这两批人的带头表率下,其他国民的态度终于松动了。

最先表示要移民的是新释的奴隶。

征宿之战极为艰苦。前线要作战,后方要守卫,辎重要运输,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维持,几乎把斗耆国的战争潜力压榨干净。为此,不得不大量征召奴隶入伍。

以前作战时,也有奴隶参战,但是数量不多,大都是贵族的亲信奴隶,还有一些干杂活的奴隶。

而这次,斗耆国却征了五百多奴隶在各处效力,辎重队伍里最多,还有一些身强体壮的被充做战兵。

这些人为战斗胜利出了很大的力,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辎兵也得上战场,数次战斗下来,奴隶也折损了一百多人。

聂伤一回国,首先在所有贵人面前肯定了奴隶的功绩,然后便宣布赦这四百多奴隶为国民。

这下激起了所有家族的不满,这些人可是各家的私产,你国主也无权动别人的财产,凭什么你来释放我家的奴隶?

聂伤早就知道他们的反应,立刻解释:有功必赏是军队的铁律,即便是奴隶,也必须赏赐,而赏赐给奴隶的,是自由!

不过各家也不要太激动,因为我不会白动你们的财产,愿用两个新奴,或者等量的财物换取这些奴隶的自由。

家族的愤怒立刻就平息了,当场就答应了下来。

他们不得不答应。

这位国主太强势了,和他对抗不会有好果子吃。而且有了国主的支持,这些奴隶其实已经脱离他们的掌控了,都起了异心,强留在家里反而是祸患。与其这样,还不如顺水推舟释了众奴。

虽说老奴隶的作用不是新奴隶能比的,贵人们用着不太顺手,但毕竟是两倍数量,算下来也其实不亏。

这样一来,释奴之举得以顺利实施,四百多奴隶获得了自由身,各家族的也无怨言。

看起来唯一损失的一方就是国主聂伤了,他为此付出的奴隶和财物,全是自己的财产。

一些属臣对此很有意见,屡次向聂伤进谏:损主干而强枝叶,其无折乎!

聂伤对这些忠心的属臣耐心解释:国民皆吾民,何损之有?

总之,新释放的这批奴隶感激国主的开释之恩,全部都来官府报到,表示要迁移到汶北去。

对新释奴隶的举动,聂伤心中甚慰,这些新国民以后就是支持自己的铁杆粉丝。

接着表示要移民的,是国中的平民、穷人。

这些人大都依附于各大家族,属于被剥削者,但反抗意识并不强。

因为给大家族做工,虽然收获比自己种田也低,但是抗风险能力强,收获更稳定,相当于捧了大家族的铁饭碗。再加上有奴隶保底,他们的最差也不至于饿死。

而能维持下去的自耕农,其实都是中小地主,家中有好几个奴隶,这样才能保证生活水平超过依附平民。否则的话,还不如给家族打工呢。

既然平民们都活的挺好,为什么还要移民呢?当然是因为利益!

从官府的宣传看来,到了新领地,他们的日子应该能比现在过得好。更多的则是眼睛小,看到官府给移民分配奴隶和工具,就为占这点便宜,足够他们来一趟了。

大不了待三年再跑回来嘛,带着分到的奴隶、工具跑回来,反正官府也没说不能跑回来。

总之,去新领地冒险搏一把,对平民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按说这些平民早就该站出来了,之所以落到新释奴隶后面,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各个家族的阻挠。

依附家族的平民,是各家族的技术工和基层管理者,粗活累活才由奴隶做。让他们走了,是个很大的损失。

但是平民是自由的国民,家族无权控制。对于这些人,聂伤就不客气了,直接命令各家放人。各个家族理亏,又不敢引起平民的愤怒,只能不情愿的放行。

平民们都是拖家带口的,一下就迁走了近一千人。

第三波愿意移民的,是一些小家族,还有大家族中的不得势的偏支。

老窝里的大家族实力稳固,小家族经常被欺负,想要翻身的可能性很小。于是,几个有抱负的小家族便决然动身,放弃了原来的土地,整族迁走,准备在汶北的荒野上打开一片新天地。

大家族中的偏支更是如此,在家族中被主支打压。说是贵人,其实连平民都不如,被主支当奴隶一样使唤,很多偏支家户日子过的很凄惨。

在国主和官府的支持下,这些人也勇敢的走了出来,要到新的地方重新开始,再也不受主支的窝囊气。

祝肱、祝徕兄弟俩也表示要去汶北,聂伤答应了他们。祝髦老了,不愿意再在野外折腾,留在了国内。

值得一提的是,刚被斗耆国接收的铸国难民却大都不愿意移民,他们已经受过一次伤害了,现在只想求个安稳,愿意留在国内。

铸人正好补上了迁走平民的空缺,各个家族也对这些人口磨刀霍霍。

以大家族的财力物力组织力,只要条件开的稍好一些,相信很多铸国难民会心甘情愿的给他们做工。

聂伤支出太大,无力和家族们竞争,加之也想平息他们的怨气,只能任他们去。希望将来生产技术提高了,能提升自耕农的生活水平,让他们永远脱离大家族的控制。

前前后后,总共有三千多国民愿意移民,占了全体国民的六分之一,再加上随行奴隶,差不多能镇定汶北了。

聂伤对此非常满意,为了国内的稳定,不再批准移民。

移民之事占据了聂伤的绝大部分精力,好不容易说动了足够的移民,又要为战利分配,封地的划分而忙碌。

特别是自己的心腹们,他们丢了领地,不能光分给土地,还要分给民户才行。而国内空出来的土地,也要重新划分,不过大部分都被聂伤吃下了。

一直忙碌到月底,才把这些事情大概处理完。

此乃后话。

却说聂伤送走了工宰勃,又接见了一些贵人,忙到午食时分,刚想宣布休息一下,门口值日官又禀道:“候妇求见!”

“这个场合,她来做什么?”

聂伤揉了揉眉心,打发走了郧丁,吩咐道:“候妇要来,不用禀报。请候妇进来。”

门一开,就见女秧穿着一身端庄的黑底红边的饕餮纹礼服走了进来,小步踱了过来,恭谨的施礼道:“斗耆国学堂,堂主秧,要向国主请示学堂筹建之事。”

(感谢书友少吃点,书友tzd007的月票鼓励。)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