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世外桃源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世外桃源(1/1)

目录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王总,皮特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准备,他也准备再次联系香橼,”老陈说。

“好,很好,”王总说道。

目前网上的那些负面言论,可能不会对冯一平麾下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太大影响,但是,这一次,如果有联合调查组进驻他的公司呢?

但是,王总的笑容很快收了,“你觉得,这一次,能彻底的按照计划走吗?”

老陈有些惊讶的看了王总一眼,发现王总还在看着他,稍稍有点慌乱,“无论如何,我们这边的工作做到最好,自然最稳妥,”

虽然慌乱,但他还是有些欣慰,这位爷,好像总算有了些记性。

这很好!

说实话,老陈对杨主任制定出来的这个计划,赞赏是赞赏,可是,只要想到对方是冯一平,他便觉得,你计划得再好,那可能也没什么用。

你魔高一尺,人道高一丈。

哎,什么魔什么道,谁魔谁道?

高兴过后的王总,想起了才刚过去的失望,想起了之前的种种失望,也有些没底起来。

那家伙,不但自己有几分本事,而且运气一直都挺好,每每看似十拿九稳的事,都被他轻松翻盘,这一次,能如愿吗?

王总摸了摸头,有些萧索的坐到沙发上,“美国人那边,话不要说得太满,”

他挺矛盾的,一方面,他向往国外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在外国人面前,尤其好面子的人,也就是有些愤青的不太看得上那些老外。

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清楚的认识,但与此同时,他又不希望那些美国的家伙,因为自己信誓旦旦的保证的事情,总是没能实现,而嘲笑他,嘲笑他老爸,进而因为他老爸这样的高官而嘲笑国家——他相信,凯士资本,一定早就调查清楚了自己的背景。

本来假手老外去算计冯一平,就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有可能,王总还是希望这事,真能不被老外知道,既然斗,就在窝里斗,省得让人看笑话。

上次的事,就让他很没面子,他不想跟着又给人提供素材,又被人笑话一次。

“我会处理好的,”

王总抬头看了他一眼,“还有事?”

“没有,”老陈摇了摇头,他本来想劝一句,既然如此,何不索性放下?

但眼下好像还不是说这话的时候。

老实说,王总今天能有这样的态度,已经相当难得,不好指望一口吃成个胖子。

…………

“果然是,名不虚传,”随着商务车翻过山岗,终于亲自来到五里坳的周宁忍不住开口说道。

“世外桃源,说的就是这样的地方吧,”已经来过一次的金诚说。

这其实是一个看起来很富庶,环境不错,建筑现代且也有特色,整体悠闲安静的村落群,其实和南方那些富庶的乡下比,也就是因为有了规划,所以整体更协调有序一些,并没有到所谓世外桃源的地步。

只是,红花还需绿叶配,这一路走来,见惯了那些传统还多少带着落后面貌的村落,再一见这样既现代,小环境打理得很不错,而且和周边得大环境结合得很好的村子,自然会让你眼前一亮,进而不惜溢美之词。

此时正是冬末春初的时候,梅花还在开着,柳树上,已经能看到一些水灵灵、绿油油的新芽,加上村前村后那几片翠竹,真的让周宁他们这些一直呆在喧嚣都市的上班族,有耳目一新之感。

今天恰好又出了太阳,阳光带来了暖意,更难得的是这里的空气,清新爽净,这让周宁他们一见之下,顿时生出世外桃源的感觉,倒也真不意外。

“要是农村都这么美,谁还耐烦朝大城市里挤,”周宁说。

“光美不行,还得在家附近,就能找到收入不错的工作,”金诚补充道。

女人嘛,总是会浪漫一些,而男人,就不得不实际一些。

“那一片,就是他们设在村里的工厂,以本地的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后面的那些,就是再一次扩建的工地,”

“别小看这些工厂,你看看,这些地里的萝卜、蚕豆,可都是已经签了合同的,去年秋天收的红薯、花生、芝麻等等,也都一样,”

“这几家工厂,不但让五里坳及周边一大片农村进入了订单式农业的时代,更还提供了近500个工作岗位,”

“而且他们订单量也在越来越大,工作岗位同样也越来越多,”

“所以你们别看这里的人家,门前停的车里,是摩托车面包车居多,但是他们的日子和收入,比城里的大多数人要富足得多,”

即便平时不太关心这些事,周宁又一次忍不住说道,“要是国内的农村都像这里这么富,”

不等金诚补充,她马上自己说道,“可惜,我们只有一个冯一平,”

“其实,建这样的工厂,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工厂生产出来的这些产品销售出去,”金诚说。

而旗下有着有佳便利店的冯一平,显然不用操心这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好销售,而是要操心这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够销售。

“这些,都是他爸妈在管理?”

“刚开始办的时候是,现在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早就都有了职业经理人负责,当然,他爸爸依然是这里的最高负责人,”先来了几天的金诚他们,已经把这些事打听得很清楚。

“那快去,趁现在冯总还在镇里的工业园,我们抓紧去说服他爸妈接受我们的采访,”周宁说。

“希望能做到吧,”金诚依然不是太有信心的样子。

周宁已经在想着,在哪里采访比较好。

最好是在室外,刚好能把这个新农村作为背景的一个地方。

但事情的开局就不太顺利,冯振昌此时并不在厂里,但周宁觉得刚好,“本来就像去他家里,本来就想同时采访他爸妈,”

于是车队顺着沥青路,继续往里走,很快,他们就看到一个明显要更精致的村落,包括房子和小环境,明显比前面的还要好。

山间那些外形别致,颜色缤纷的民居间,整齐的分布着一些明显移栽而来,格外高大的树木。

这些树木,把房屋和车道,间隔得清清楚楚,而不少人家的门前,还有大片的草坪。

周宁恍然觉得,自己这是一下子穿越到了国外的富人区。

但门上的对联,窗上的福字,又明确无误的告诉她,这就是在国内。

当然,最吸人眼球的,就是眼前这一方水面广阔,清澄透亮的大,池塘?其实,这由原来的几口池塘打通而成的大池塘,完全可以称作一个小湖。

湖边是一个大大的广场,绕过广场的那条小河,一直蜿蜒向村落的深处,小河的两旁,是古色古香,看上去明显有些年岁的廊道。

“这是以前就保留下来的?”周宁忍不住问。

如果以前这个村子就有这样的布局,那看起来底子一定很厚实,那还说冯一平从小就一场贫困?

“那是他们用原来的老房子拆掉后留下来的那些材料盖的,”金诚说。

难怪呢。

广场上,此时不少老人在悠闲的晒太阳,还有一些年轻妈妈聚在一起说话,她们的孩子,正不知疲倦的在满广场乱窜。

“妈,”那个好像是领头的小姑娘刚指着他们这个车队喊了一声,一个留着长发,穿着紫色大衣,形象气质俱佳的女孩子马上走过来抱起她,朝人群中走去。

她是那个小女孩的妈妈?

风中传来她们的对话声,刚刚下车的周宁恰好听到一丝丝,我去,竟然是英语?

而且听那腔调,还是很纯正地道的英语。

不愧是首富的老家,连这么小的孩子,也能说这么棒的英语。

“阿姨,我们是中央电视台,请问,冯总家怎么走?”她问一个大妈。

这个吧,金诚也不知道这事,他们前次来,也就只在这溜达了一圈,拍了些片子。

那个大妈笑着指着那个穿紫色大衣的年轻妈妈,用周宁能听懂的本地话说,“她清楚,”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