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庶子夺唐 > 第十九章 寻机

第十九章 寻机(1/1)

目录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当初拉拢薛延陀乃是儿臣之意,此番薛延陀复叛,儿臣难辞其咎,儿臣愿统兵北上,解定襄城之危,将功赎过,还望父皇允准。”

李恪之言在大殿之中回响,殿中众人的脸色,已经阴晴不一,但其中还是觉着颇有趣味的居多。

北结薛延陀,已破突厥,这确是李恪的意思,当初突厥强盛,大唐独与之敌难言必胜,李恪建议拉拢薛延陀,由铁勒九部自碛北出兵,袭扰颉利背后,断其粮,扰其兵,前后至少帮大唐牵制了三成突厥士卒,为大唐平灭突厥出力甚多。

李恪建议李世民北结薛延陀,无论什么时候,怎么看,都是有功无过,但李恪却偏偏在此事以此事为罪,请求统兵北战,殿中的群臣也大多知道李恪的心思。

恐怕李恪请罪是假,想统兵北上才是真。

唐军好战,朝中将领更是如此,薛延陀北犯,朝中诸将中跃跃欲试的不知多少,只待李世民出言相询,便要即刻请战了。

可他们哪里想得到,李恪的动作竟这般快,李恪不过开口问李恪的看法,李恪便就顺势请战,着实出乎众将意料。

不过这北定薛延陀的战功不知多少都在眼巴巴地看着,李恪虽先开了口,可旁人又岂会坐视,李恪话音不过才落,一旁的宿国公、左领军大将军程知节出列道:“当初北平突厥,楚王有功无罪,又何来戴罪立功之说,更何况区区薛延陀,岂劳楚王大驾,末将愿领兵北上,还望陛下准允。”

今岁初,大唐以西海道总管段志玄为帅,率樊兴、契苾何力、薛万均等众,统军三万西征吐谷浑,那时的程知节便因身子不适未能从行,现在的程知节身子转好,早就憋了大半载了,如今得此良机自然急于请战。

有程知节带了头,朝中众将又纷纷站了出来,请战薛延陀,才刚刚安静下来的大殿又纷扰了起来。

其实关于统兵人选,李世民早有属意,李世民压了压手,示意众人静下,而后又对长孙无忌问道:“辅机,你是兵部尚书,你可有人选?”

大唐朝中重臣,最不懂李世民心意的是侍中魏征,而最懂李世民的心意的便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乃李世民内兄,少年相识,相交二十余载,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的时间最长,自然也最善揣度李世民的心思。

有时李世民在朝堂上询问长孙无忌的意思,未必是真的在问长孙无忌的意思,而是想借长孙无忌之口说出自己的心思。

而且长孙无忌和李恪不和,薛延陀又不是非李恪不可定,故而长孙无忌也不愿李恪北上,立下此功,于公于私,长孙无忌都要另举旁人。

况且定襄城乃阴山要塞,薛延陀兵围定襄城,李世民岂能不知其中之危,可李世民却不先提退敌之事,而是先问退敌后如何处置薛延陀,自然是已经有了主帅人选。

正所谓兵贵神速,李世民行伍出身,亦是当世名帅岂能不知这个道理,李世民之所以如此坐得住,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李世民中意的主帅已经到了北线,或者说他本来就在那边。

长孙无忌想到了这些,于是开口道:“回禀陛下,我大唐幅员广阔,良将如云,薛延陀大度设不过小患,若要退敌,又何必自京中遣将,北线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襄州都督张公瑾、朔州都督苏定方,俱是良将,可败大度设。”

长孙无忌的话正和李世民的心思,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笑道:“辅机之言甚是,如此便依辅机所谏,以李绩为定襄道行军总管,苏定方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三路齐出,各领本部人马北上,解定襄城之围,诛大度设贼军。”

李世民口中所用不是退字,而是一个诛字,显然也是动了怒意,无论薛延陀何意,李世民都要杀一儆百,让已经安宁数载,渐渐有些忘乎所以的草原部族见见血,让他们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子。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北征的将领已然敲定,李恪的心中多少有几分失望。

其实李恪此次请命领军北上,倒也不是为了这退敌之功。李恪本就有大功在身,多了还是少了这一份退敌的功劳于他所碍不大,李恪图的就是北上之机。

扬州虽是富庶,但远在东南,非但距天子千里之遥,而且军备不兴,若是寻常亲王居之,荣华富贵,自是极好,可李恪志在储位,久居扬州总归不是办法。

李恪此番自请北上不过是个借口,李恪相中的不是军功,相中的是并州,是并州治所太原。

眼下北边的局势李恪很清楚,自大唐北伐突厥大胜后,大唐于外的局势便由守转攻,从贞观四年至今,大唐境内虽是国泰民安,但大唐边线却战祸四起。大唐儿郎南征北战,突厥、吐谷浑、吐蕃、西域诸胡、辽东各部,短短三载有余,大唐的边线外拓千里,兵威凌于天下。

大唐外战,虽说是胜多败少,远扬国威,但大唐毕竟立国不过十余载,又是自乱世中得的天下,根底尚浅,纵是大唐男儿好战尚武,但连年征战,大唐的粮草和军备终究是吃不消的。

李恪知道,以大唐眼下的家底,支持段志玄在西北和吐谷浑相争尚可,但薛延陀雄踞漠北,非吐谷浑可比,大唐要灭薛延陀,非十万大军不可,而动辄十余万大军的灭国之战,眼下大唐的国库是撑不起的,所以此次北上,绝不会是大唐和薛延陀间的决战。

李恪若是此次能挂帅北上,便可择机留于并州,以谋划薛延陀之名经略河东,以太原为基,触及东西两都。

并州和扬州军事首官虽都是挂大都督衔,品级不相上下,但并州大都督坐镇太原,太原乃大唐北都,龙兴之地,非是扬州可比,且并州距离关中颇近,快马加鞭不需两日便可至,若是京中有变,李恪也能速至。

李恪虽人还在殿中,但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此难得的良机,无论如何,李恪都要想个法子,先去了并州再说。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