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圆明园(1/1)
“奶奶,爹,娘!”
正院里赵亮见了赵奶奶、赵爹和赵妈。
这三人那都是标准的富贵闲人,在看到赵亮的确是毫发无伤后就把手一挥,干自己的事儿去!
他们在大事上可帮不了赵亮半点的忙。
那不如康莞呢。
在赵亮离开的这阵子里,康莞都能当一部分家,至少在银子上面是如此。
龙路口赵家本部的账房全被康莞收拢在手,成立了一个类似于统计审计的单位。这可比赵亮在地方上设立统计局可早不少。
汝州的训练基地已经挪到了龙路口了,大幅度扩招,这一期足足招募了五百人。
技校也继续在上课,倒是梁家学堂里的学生少了不少,或者说是少了很多,至少没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人里挑挑拣拣,扣除了赵家亲戚族人的孩子后,还敢继续来学堂上学的人,很多都是家穷却有天分,得到了赵家资助的孩子。
真正的士绅子弟,比如张松年家的孩子,那就全走了。
倒是张松岭家的孩子没走。
不过整个龙路口都知道在赵家起事之后,张家兄弟闹得很是生分,甚至都已经分家了。
谁都不知道这是故作出来的,还是真的闹开的。
不过大家都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张家怕时候阖族俱灭,却也怕被赵家当做了吓猴子的鸡。
不过就是不知道大青果有朝一日要真能杀回陈州的话,他们会不会跟张家讲道理。
现在的技校和学堂中都非常正大光明的上起了政治课,还办起了专门的民政班、法学班、税务班、刑侦班等,对口招生,目的显而易见。
外界对之的评价也很有意思。
把民政班比作了进士科,把税务班比做了明算科,把法学班比作了明法科……
倒是为赵亮的‘大逆不道’披上了一层还算过得去的外衣。
当晚,西院里第一次实现了‘全家团圆’。
萧娘子亲自出手张罗饭菜,康莞居中,柳氏、长二姑、乌三娘和王贞仪分列左右,还有一大帮孩子们在。
康莞被柳阳和乌昭喊大娘,哪怕一直都表现出一副嫡母姿态,嘴角还是直抽抽,偷偷的掐了赵亮一把。
赵亮却一点都不在意,嘴巴都已经咧到了耳朵后。
几个孩子之间相处的都很好么。
虽然几个孩子的母亲隐隐的分了派系,没办法,柳氏和乌三娘是天然同盟,王贞仪以康莞马首是瞻,不过她还没孩子,长二姑态度模糊。
赵亮也自当没看见。
圆明园里。
乾隆几天前才过了生日,但脸色却沉郁无比,江宁上报的消息叫他大为恼火。
吴书来和周边的侍卫们,全跟雕塑一般站着,一个个恨不能连呼吸声都屏住。
“齐鲁急报,六百里加急!”
吴书来被这声突然间响起的高呼惊动了,身躯如弹簧一般蹦了起来。
就看到一个满身风尘仆仆的信使被两名侍卫架着飞奔。
吴书来赶忙迎上前,将一封折子接到手里,然后那信使整个人就瘫软在地上了。
“送下去安置。”
留下五个字,吴书来捧着折子快步走进殿内,曾给了乾隆。
后者接过折子,花白的眉毛都已经一垮,齐鲁来的?这可不是他要等待的消息。
虽然苏北完了,但大清还有另外三支兵马在打么。乾隆现在就盼着其他三路的好消息呢。尤其是明亮的北路军和福康安的西路军。
所以这齐鲁就也无关紧要了。
都是小意思。
只要灭了赵逆在中原的主力,便是整个齐鲁都沦落贼手又如何?
甚至他觉得自己不用看就能知道这里头绝不会是好消息。
因为啊,齐鲁的现实就决定了不会有好消息传来。
那里的三镇绿营,登州镇没发挥什么作用先就已经垮了,然后曹州镇也完了,只剩下兖州镇和旗兵做支撑,而贼逆却还有文坛那个逆臣呼应!
乾隆可不觉得自己当年摘了文坛的顶戴是不是有不公。
他只知道文坛之前是大青果的参将,现在却枉负圣恩,与逆贼勾搭一处,文家合该满门俱灭。
局面也就是刘墉回到齐鲁,沟通了孔家之后,拉起了一支支团练,相互配合着,这才勉强在青州抵挡住了逆军的攻势。
这该不是又大败了一场求援的吧?
不过有了苏北之战的惨败奠定,齐鲁的清军就是败的再惨,也就那么回事。
不在意地拆开书信,粗粗扫过,乾隆身躯一振,眉毛高高扬起。
“据登州士绅密报,赵逆南北两支水师合兵于胶州湾,现已从胶州湾南下!兵锋极有可能指向长江口……”
这还真配得上六百里加急。
乾隆一颗心在重重的下沉,可他脸色刚稳住,又一声急呼从殿外遥遥传来,几乎重复了刚那一幕场景,又一封六百里加急送了过来。
江宁来的?
乾隆的心都要凉了。
“贼军水师扰江口,有袭江宁之势,吴淞、川沙各营水师半日破灭,贼势难挡。”
不会的,赵逆不会打江宁的,他的主力兵马已经去豫南了。
乾隆如此安慰着自己,可胸口翻腾的血气却怎么也压制不下去。
吴书来对一个小太监摆了摆手,后者知机的悄悄退出大殿,出门就撒腿就去寻御医。
也是这时候外头响起了第三声六百里加急。
吴书来脸色彻底变了,他想到了上回的情形,那也是多地的告急凑到了一起,一个接一个的传到,可不把皇帝气的要死?!
今天就还是如此吗?
“狗奴才,还愣着作甚,速速取来。”
乾隆胸中气血翻腾的更厉害了,但他觉得自己还能撑得住。
见到吴书来这副样子,更是怒气。
这狗奴才也以为朕要老了要不行了吗?
吴书来自能听得出乾隆话里蕴含的怒气,忙出去把折子递来,“万岁爷,是西面福大帅的折子!”
吴书来的声音中充满了雀跃。
“还不呈上来。”
乾隆都也觉得心中猛地一平,仿佛福康安这个名字就是一剂良药,让他瞬间好了许多。
但这一切在乾隆看到折子里的内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