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王教授的请求(求收藏推荐)(1/1)
第二天,
当张海来到玉米地查看玉米长势的时候,王教授带着学生们走了过来!
“张老板你有时间吗?我们有点事情找你商量下!”
张海有些诧异,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猜测对方找自己应该和高产玉米有关!
“有时间”张海笑着点点头“不知王教授您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研究,发现你家玉米育种潜力很大,所以我们准备用它来培育新的高产种子,不知张老板能不能授权给我们?”说完后王教授一脸期待的望着张海。
听到王教授的话,张海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心里有些犹豫,因为他对育种授权这方面真不了解。
所以他想好想,决定先向苗立伟咨询后再做答复。
看到张海半天都没应声,王教授的学生们有些着急了:“张老板您放心,我们不会免费试用您的种子,会给你一定的授权费的!”
“我知道!”张海点点头然后又道“我先想一想,明天再答复你们怎么样?”
几个研究生和博士生还准备说点什么,但被王教授拦下了:“没事张老板,您好好想想,只是真的希望你不要浪费了这么好的种子。”
“嗯,我知道,我尽快给你们答复!”
看到王教授诚心的样子,还有他么这些天的勤恳的科研态度,张海也觉得这事可以考虑,而且即使自己不愿意也不行,估计政府方面也会想法设法的让自己愿意,因为这么高产的种子,在国内都不多见。
所以无论是从哪方面考虑,自家高产玉米的育种权都要出让出去,不过张海还要找苗立伟了解情况,看看需要提出什么样的条件。
遇到这事,张海就没心情继续查看玉米的长势,立马就来到了山神果园。
此时,苗立伟和工人们正在给果园里的猕猴桃施肥。
张海来带果园边向苗立伟招招手道:
“苗经理你过来下,我有点事向你了解下!”
“老板你有啥事?”苗立伟放下手中的肥料,拍拍手就走了过来。
“我们农场的玉米不是打破国内高产记录了吗?所以王教授想要我授权给他,让他们去育种,你觉得怎么样?”张海开门见山的将来意说了出来。
对于山神农场的玉米亩产量很可能打破国内单产记录的消息,苗立伟也很了解,
而且加入新公司后,山神你农场的玉米地也归他管理,因此他也抽空到玉米地看过几次,发现老板种的玉米确实非同一般,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无论是用来杂交育种还是自交育种,都有超高的潜力。
鉴于公司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业务能力,苗立伟也倾向于将育种权授予出去,甚至可以低价或免费授权给对方,但公司最好能保留自己研究的权利,和对方研究成果的共享权。
“苗经理的建议不错!”听了苗立伟的建议后,张海点点头然后又问道:“那你说咱们自己再建一个育种部门怎么样?”
“再建一个育种部门??”听到老板天马行空的想法,苗立伟都有些愣住了!!
因为育种可不是什么赚钱的行业,甚至十个育种机构有九个都在亏损,要不是国有单位,估计这些育种企业早都倒闭了,所以建一个育种公司,可不是什么好的想法。
“老板,育种不可不简单啊,比如培育一种新的高产玉米品种,少说都要五六年,甚至一二十年都不一定能成功,我觉得咱们没必要再建这么一个部门吧?”
听了苗立伟的话,张海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简单了,本来还想用今年高产玉米来自己育种,让后将玉米当做种子高价卖出去,这样不仅能创造更多的收益,也能提高大家的玉米的产量。
但张海一听培育一个新的玉米品种要花那么多时间,顿时就愣住了,之前他还这没想到育种的周期会如此漫长,难怪投资育种方面的私营企业那么少。
“行,我知道了,不过咱们你农场的高产玉米授权的事情,还需要你去跟王教授他们谈,主要条件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些,
只要他们答应保留我们的自有权和研究成果的共享权,我们甚至可以免费向他们开放育种授权。”张海想了想然后说道。
“好的老板!今天我整理下资料,明天就去和他们谈这事!”苗立伟认真的点点头。
有了苗立伟这个专业的农学博士,张海心里总算轻松了下来。
但回到家后,张海的脑海中一直都还在想着育种的事情。
本来按照他的相法,有了‘五谷丰登’的金手指相助,自己要是成立一家育种公司,肯定能很快培育出高产的种子来。
但哪成想培育一种新的高产种子会那么麻烦,居然需要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就让张海非常郁闷了!!
要怎么样才能缩短育种的时间呢??
干想也没什么用,张海决定先查查资料,大略了解下育种这个行业再说。
“国内和国外的育种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看到网上的资料介绍,张海都有些不敢相信了,因为之前自己读书的时候,书本上都告诉我们,杂交水稻是中国的首创,国内的育种科学家非常牛,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摆脱了粮食危机,造福了全世界几十亿人民。
虽然大学和工作后,也多多少少知道,国内的育种其实没那么强大,但也没想到国内的育种已经落后到这种程度,和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差距如此巨大。
就拿张海想要了解的玉米行业来说。
当国内玉米平均亩产量还在四百公斤左右徘徊的时候,美国的平均亩产量已经达到了七百多公斤,几乎相当于中国平均亩产量的两倍!!
两倍啊,这是多么的恐怖,这样的差距真的让张海都被有些窒息。
即使在玉米的主产区,东北的平均玉米亩产量也不过六百公斤而已,和美国的差距依旧巨大。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张海看了不少资料,再结合自己了解的,发现两者的差距,不仅是土地的本身条件,还在于种植技术、农药、育种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