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下文刊》(求收藏,投票,追读啊)(1/1)
宋穆走在去县学的路上,此刻只觉得刚刚和李墨儿的一番交谈显得极为的怪异。
但是也透露着十分的无奈。
人家是李家诗宗的人,还有着进士文位,又是清天卫,不管哪一样落到自己身上都是天大的压力。
面对任何的要求,或许是变相的命令,自己只有接受的份,哪里能够拒绝的了。
只不过对方现在住在自己家中,这事情却是绝对不能传出去了,不管是为了她的任务,还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不过说来,就算她来头那么大,可这么小的年纪,又能做什么呢?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那平板身材……
宋穆心中恶趣味的吐槽了一句,但是旋即又想到了那一天对方在异境之中的表现。
宋穆更有些捉摸不透这李墨儿究竟是怎么想的会找上自己。
来到县学,宋穆刚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打开书袋,旁边的孔宗和几个童生便都凑了过来。
“宋穆,你今日去城隍庙街了不?”
一个童生迫不及待的对着宋穆开口问道,宋穆看了看对方满是兴奋的面庞,当下点了点头。
“啊,那你见到那里魔人作乱了?”那童生见到宋穆点头,当下更是兴奋,连忙开口问道。
“那你可知道是谁做出来的乱?听说今日城隍庙街庙会上死了好几个人,教谕大人都亲自到场,县令大人刚刚视察回来,也说要彻查这件事情。”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孔宗则是在宋穆一边开口说道。
“宋兄,今日听说教谕大人用了一首新的清明诗镇住了场中所有的祸乱,你可知道那首诗是什么?”
孔宗如此一说,其他人也纷纷竖起耳朵听了过来,其中有好事的更是直接催促的问道。
“孔兄,教谕大人用了什么诗?你快说来听听?”
宋穆听闻倒是心中有了几分数,当下还不好意思的抹了抹鼻头。
今日为了制住祸乱,欧阳宏当时用了不下三首清明诗诗,其中多数都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做的诗,不过其中有一首,便是宋穆上次所做的《修行偈颂》。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好诗啊,读下来很有禅理,也有一番积极的意味。”
几个童生这般交谈道,一个个脸上也是神色斐然,都颇有几分赞叹之色。
毕竟这首诗读起来的确文采斐然,不自觉的让人心中生出一种感慨而来。
而且更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是,这首诗由欧阳宏做出来的时候并没有出现原创文气,那就说明这首诗的作者另有其人,但这么一首不错的清明诗,却并没有在别处见到过,仿佛凭空出现。
几个人七嘴八舌的说着,有人看了宋穆一眼,开口问道。、
“宋兄,这件事你怎么看?”
宋穆笑了笑,当做无事一般说道:“这自然是一件好事,能多一首有用的清明诗,对于今后的我们来说不等于又多了一种手段吗?”
众人都点了点头,很是接受这个说法。
但是这时候孔宗却是看向了宋穆当下说道。
“宋兄,这首诗之前并没有出现过,但是欧阳大人之前也从未用过,你不觉得这有些蹊跷吗?”
宋穆咧咧嘴没说话,自己做的诗,那能不知道其中缘由吗?
孔宗则是两眼发光的说道:“这说明,这首诗可能就是咱们吉州府内的某位文人所作的,或许那个人,也就在我们石阳县之中!”
孔宗如此说道,其他人也顿时一拍大腿,当下便有人将目光看向宋穆,笑而不语。
孔宗也是露出一个笑容看向宋穆。
宋穆摸了摸鼻子,脸上有些犹豫,正准备说明情况。
“这个……”
而就在这时候,一个童生则是高举着两本书冲进学堂,当下兴奋的大喊道。
“诸位,最新一期的《天下文刊》到了!快来一睹!”
众人听到那童生所说,当下立刻就抛下了眼前的话题,转而立刻朝着那童生涌去。
文朝建立之初,为彰显文人风范,以更好传播文脉,太祖特设立《天下文刊》,每月一刊,刊登天下大事,帝都风云,文人诗词及民间轶事。
这份文刊由一位大学士文人为主编,三位翰林做编辑,七位进士撰稿,所成文章可谓是极具文采,而读书人若能够通晓其上的文章诗词,还能充裕自身文气。
如此一来,便使天下文人趋之若鹜,几乎刊刊都需加印,而为保证《天下文刊》可天下皆知,文刊还使用八百里加急传递,每个月每个县城都保证有十本最新的《天下文刊》到达,石阳县学自然也分到了两本。
于是乎,课堂之中顿时围成了两部分,一个个童生都争先恐后的向着其中查看情况。
宋穆忍住了挤进去的想法,等他们看的差不多了,自然也会传阅到自己手中的。
而很快便有阅读文刊的童生开始读文刊的内容。
“至六月底,西北三州战事已平,征西大将军杜飞鹰在西津平原连斩七位妖王,以赫赫凶名震慑天下!”
“陛下近日下诏,东宫大殿重修,以贺年底太子殿下十岁诞辰。”
“兖州文人七月初举办求雨文会,兖州解元做才气七斗诗,天降甘霖……”
“中州出现魔人踪迹,清天卫言此事与青州多个文脉之家覆灭有关……”
这童生如此念着,还朝着宋穆看了一眼,而旁边急不可耐的童生连连催促。
“邵乐兄,后面呢,文人文章诗词呢?”
“对啊,咱们石阳县这一次肯定能上榜的,快翻一翻。”
那童生邵乐身材高挑,此刻见同砚催促,也笑着点头,动手往后翻去。
“莫急莫急,这就来了,让我看看。”
“果真有,诸位!《七月五日赠孔宗兄及县学同砚》!”
邵乐翻到文刊中间,顿时高兴的举起手中的文刊,这首才气九斗诗就在诗词篇的第一篇,众人都神色激动,而邵乐紧接着念了下方的评语。
“文风霸道而不张狂,意境积极而又九分豪迈,才气九斗,斗斗都是胸中志气,宋家文脉后人所做兴文诗,既激励他人,也勉励自己,天下不苦于李杜,但天下人人都学李杜,能破桎梏,是为文人风骨上佳,善!善!善!”
邵乐读出这段评语,只觉得胸中有一番感慨,而看向那署名,当下也是陷入狂喜之中。
“是大学士严甫亲写的评语!”
“什么?大学士大人大赞我们的诗?!”
有童生听闻当下惊呼,神色也陡然狂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