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对答如流(1/1)
离开衙门大堂后,顾旭首先去了一趟库房,领取“长明丹”。
今天驼背老大爷休假——他还在寻柳街悠然自得地看戏。
代替老大爷在库房值班的,是少年杂役董壮壮。
顾旭写着“长明丹”几个字的纸条递到董壮壮手中。
董壮壮恭恭敬敬接过纸条,随即把库房里的十几个抽屉翻了个遍,但是并没有找到顾旭想要的“长明丹”。
“抱歉,大人,”董壮壮低下头,战战兢兢地对顾旭说道,“这里丹药太多,我不知道‘长明丹’放在何处——”
“——在你右手边的第二个抽屉。”顾旭淡淡地打断了他的话。
凭借博闻强记天赋,顾旭虽然没有刻意去记,但他依旧能够轻松地回想起以前驼背老大爷把各类丹药物品摆放在什么地方。
“是,大人!”
董壮壮立即取来“长明丹”,弯着腰将其双手递到顾旭的手里。
“谢谢你!”顾旭微笑道。
此时此刻,顾旭不禁有些佩服那位驼背老大爷。
别看老大爷整天摸鱼,上班时间要么打瞌睡要么看话本,业务能力却是杠杠的——能准确无误地记住库房里的一百多种物品的放置位置,这种事情一般人可做不到。
…………
按照原本的计划,顾旭打算先回自己家,给时小寒做一顿简易的“养生午餐”。
然后趁着现在手上有丹药,用今天下午的时间,努力突破到“黄泉第二曲”境界。
然而就在这时候,驱魔司八品照磨崔天佑突然找上了他。
“顾老弟,我记得之前跟你说过,因为藏书阁的部分文献过于陈旧,被老鼠和蛀虫啃过,我们最近正在对它们进行誊抄和整理。有不少问题,需要向你请教一下。”
“崔兄,我记得你之前跟我说过,这件事情的报酬有我的一份。”
“誊抄文献的功勋奖励,分你三分之一。”
在大齐驱魔司,不仅仅做杀鬼任务能赚取功勋,誊抄文献、炼制法宝、做后勤工作等也能获得一些功勋奖励。
只不过对顾旭来说,做杀鬼任务赚取功勋的效率最高,所以他就很少去考虑别的方式。
“没问题。”顾旭爽快答应。
他一向不喜欢自己的计划被人突然打乱。
除非给钱——不,功勋。
毕竟,在这个需要大量资源才能变强的世界里,限制顾旭修行速度的,不是他的天资,而是他的贫穷。
随后顾旭跟着崔天佑,来到了他非常熟悉的衙门藏书阁。
在靠窗的书桌旁,有几个身着襕衫、头戴四方平定巾的书生正在埋头奋笔疾书。
“崔兄,我记得咱们衙门里不是有专门负责管理书籍资料的杂役吗?你怎么把沂水县学的生员们给请来了?”看到这些书生的装束,顾旭感到有些奇怪。
“那些杂役的字迹实在太拙劣了,”崔天佑叹了口气,解释道,“跟鬼画符似的,估计只有他们自己才看得懂。
“还是这些读书人的字迹看上去清秀端庄。”
顾旭走过去看了一眼,发现果然如此。
这些书生的字,就跟木版印刷体似的,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
顾旭知道,这种字体叫做“台阁体”。
因为大齐王朝科举取士,要求用楷书答卷;字迹欠佳者,就算满腹经纶,也会榜上无名。
所以书生们都会苦练“台阁体”,避免因为书写问题丢了“卷面分”,导致十年寒窗付诸东流。
这时,书生们也注意到了顾旭的到来。
他们纷纷起身,对顾旭拱手行礼道:“小生见过顾大人。”
其实这些书生的年纪都比顾旭大不少。
当他们在顾旭面前自称“小生”时,顾旭总会感觉有些怪怪的。
“你们认得我?”他问。
“顾大人天纵之才的名声,谁人不知?”一个书生开口道,“周教谕不止一次在我们面前描述过您的事迹。他说像您这样的人,绝非池中之物,将来必然扶摇直上,成为如国师、司首般位高权重的大人物。”
不愧是周教谕手把手教出来的弟子!
这吹彩虹屁的功夫,倒是颇得周教谕的真传!
听到这话,顾旭在心头默默感叹。
“你们县学最近有没有什么动静?”他沉吟片刻,问道。
他想起上个月去沂水县学驱鬼时,曾经跟周教谕提起过县学风水不好、需要改善的事情。
书生回答:“最近县令大人派人测量了县学东边的地形,想在那里修建一座‘进贤楼’——只可惜沂水县近期财政紧张、经费不够,迟迟没有开始动工。”
顾旭点了点头。
看来在这个世界上,缺钱的人不止他一个。
…………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崔天佑取出不少损坏的书籍,向顾旭提出不少问题。
“《飞鸿剑法》的第三卷中,有两个不同版本的描述——‘轻如鸿羽’和‘势若惊鸿”。顾老弟,你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吗?”
“第一个。《飞鸿剑法》的要领在于轻起轻落、以巧破力、四两拨千斤。倘若过于注重气势,反倒违背了它的本意。”
“在一本风水学著作中,有提及‘桑松柏梨槐,不进王府宅’——倘若在住宅中栽种这些树木,会招来不幸。但是,我们又常常用‘桑梓’一词代指故乡。这里显然有自相矛盾之处,顾老弟你觉得这应该如何解释?”
“不栽种桑树,是因为‘桑’谐音‘丧’,被认为不吉利。但实际上,这只是迷信,并不是风水。桑树并没有任何招阴的作用。这本风水著作,应该是根据民间言论瞎编的。”
“……”
就这样,两人一问一答,很快就解决了诸多疑难问题。
旁边的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间停下手头的工作,望着对各种刁钻偏门问题应答入流的顾旭,不禁瞠目结舌。
“这位顾大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他为何能准确无误地记住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知识?”书生们只觉得难以置信。
想到自己连日夜苦读的四书五经都偶尔会背错,书生们不得不痛苦地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