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拿这小子没办法(求票,求追读)(1/1)
华扬上次来信,说是让周彦有时间去他们杂志社改稿子,周彦也已经回信跟华扬约定了时间。
周彦准备先去长安打一转,然后就回燕京,去他们杂志社。
现在华扬忽然又来这样一封信,也让周彦摸不着头脑,关键华扬在信里面也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只是简单地说经过他们内部再次商议,决定直接采用《镇长之死》。
周彦翻来覆去地把信看了好几遍,但这就是一张薄薄的纸,上面也没写多少字,也不可能有什么玄机。
研究了一会儿,周彦将信放下,虽然不明白《燕京文学》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但是稿子被采纳,对他来说自然是好事情,至少不用再特意跑一趟。
想了想,周彦又掏出纸笔给华扬回了封信,给了华扬一个新的联系地址。
……
又在乔家堡村待了三天,周彦他们才启程前往长安。
出发的时候,他还在跟刘清说,这祁县今年真是反常,到现在还没有下雪,要是之前真执着等下雪再拍,他们想要回家过年恐怕都够呛。
有意思的是,等他们车子刚开出JZ市,天空就开始飘起雪。
一开始只是零星的小雪花,后来雪渐渐大了起来,因为雪花的体积太大,在空中受到不小的空气阻力,真是飘飘摇摇地落下来,看起来十分费力的样子。
好在大雪并没有持续多久,开了一个多小时之后,雪又慢慢变小,没有影响到周彦他们的行程。
从早上开到晚上,中间换了三个驾驶员,车子总算到了长安制片厂。
周彦是第一次置身于一间制片厂中,之前他所想象的制片厂,应该是那种三四层的办公楼,分成一间一间办公室,人们在办公室里面上班,跟其他机关单位没什么区别。
但是长安制片厂给周彦的第一感觉,就是个厂。跟什么弹簧厂、皮鞋厂,甚至于窑厂都没有太大区别。
砖墙瓦顶,结构严密,一面墙上找不到几扇窗户,看起来有种特别森严的感觉。
如果在墙外面再扎上一层铁丝网,说它是监狱周彦都相信。
他们将周彦安排在刘清的宿舍里面,正好刘清宿舍有一张空床,而周彦也带了被子。
到了第二天,周彦他们就带着胶片去洗印房冲洗。
胶片冲洗非常顺利,因为最近洗印房的冲洗任务不重,手头没什么活,所以不用排队,早上《蚁蛉》的胶片拿过去,晚上就拿到了负片。
负片也就是底片,因为明暗关系跟实物相反,色彩也为实物的补色,所以大家习惯叫它负片。
等到样片出来的时候,周彦松了口气。
洗印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洗片机械故障、人为疏忽、显影药液不稳定,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那就功亏一篑。
因此在洗片的时候,周彦老是担心会出问题。
样片拿到之后,周彦也才终于初步看到自己的拍摄成果,正如赵飞所说,他们拍摄的镜头基本上都没有问题。
如果真出了问题,他们除了重新拍之外,别无他法。
很多剧组在拍摄的时候,就怕出现这种情况,会把洗印的器械带着,这边胶片拍出来,那边就送到洗印房洗出来,直到洗印房那边说片子没问题,导演才敢说这场次真正过了,不然的话,很有可能要面临重拍。
样片出来之后,接下来就是剪接。
到这一步就比较困难了。
剪接车间本来就要忙一些,这段时间他们部门又在忙着剪《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本没时间来处理周彦这个小项目。
周彦想着,既然是小项目,能不能让他们帮忙先给处理了,反正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跑去找剪接车间的领导,希望能够通融一下。
车间的主任叫杨静兰,是个四十来岁的女同志,一脸严肃,公事公办,完全不吃周彦“拍马屁”那一套,让他好好排队。
如此一来,周彦就只能等。
原本周彦还要去给赵季平汇报这半年来的工作,不过赵季平这段时间又跑到渝都去了,得过段时间才能回来,所以等待的这段时间,周彦就只能在制片厂待着。
这一等,就是半个月。
半个月后的一天,周彦忽然接到通知,剪接车间要开始剪他的《蚁蛉》了。
听到这个消息,周彦也很意外,杨主任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跟赵飞一打听,周彦才知道原来是杨主任见他天天往剪接车间跑,非常影响他们的工作,也是没办法了,就决定把手上其他工作放一放,先给周彦的片子剪出来。
毕竟《蚁蛉》比较短,全部素材加起来也都不到二十分钟,而且后面音轨处理也简单,这短片连台词都没有。
按理说,一般人是不能进入剪接车间的,但是周彦情况特殊,他除了是《蚁蛉》的导演,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以及主要演员。
作为配乐组成员以及主要演员,周彦想要进入剪接车间是合理诉求,杨主任也没办法把周彦往外撵。
这半个月来,每天一大早,周彦就按时打卡,杨主任他们什么时候去车间,周彦就什么时候去。
到了晚上,杨主任他们什么时候出车间,周彦也什么时候出。
天天周彦就像跟屁虫一样,缀在杨主任他们后面。
而且他不仅跟着,还东问西问的,在剪接车间里面不管见到什么东西,只要是没见过的,周彦都要问问是什么,干什么用的,怎么用的。
杨主任虽然不吃“拍马屁”那一套,但是也经不住周彦的软磨硬泡,半个月过去,终于是吃不消了。
因为车间的另一把刀杜媛在剪《大红灯笼高高挂》,所以杨主任就决定自己上手。
得到消息,周彦跑去剪接车间的时候,龇着牙对着杨主任笑:“感谢杨主任开恩。”
杨主任翻了个白眼,“赶快把你那几颗大牙收起来,笑得我发慌。”
周彦把牙齿收起来,但是笑容还在,主打一个笑不露齿。
“你快别笑了,皮笑肉不笑的。”杨主任挥了挥手,她是拿周彦没办法了。
周彦这小伙子吧,还真有点特别。
最开始的时候,杨静兰就觉得周彦脸皮有点厚,后来渐渐发现,不是有点厚,是非常厚。
当然了,除了脸皮厚之外,周彦这个人还好学、有恒心,而且比一般二十岁小伙子成熟很多。
“把你的故事板拿给我,咱们现在就开始。”
“好嘞。”周彦早就把东西准备好了,杨主任一要,他就递过去了。
……
因为周彦脑子里面有成片,加上片子比较短,没有太多自己的发挥,所以整个剪辑过程还算是顺利的。
其实这段时间周彦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因此在剪辑的时候,也能帮些忙。
在进入剪接车间之前,周彦对胶片的剪接没有直观的印象,都是凭猜测。
进来之后,才发现,真正的胶片剪辑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胶片的剪辑过程,比周彦想象的要原始很多,剪和接都是物理意义上的,用刀片剪切,用胶水粘贴,如果电影要做滤镜,也依然是手动的,直接在胶片上面蒙一层滤镜,复制的时候就可以把滤镜添加上去……
很多看起来神秘的行业,真正进入其中之后,才发现跟常人所想大不相同。
加班加点之下,两人一起,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把片子大概剪出来。
这时候还没有完,周彦需要给电影配声音,后面还要拿给年代国际帮忙做特效。
不过到这一步,后面的工作就少了,周彦一颗心也基本上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