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巨坑里的长公主(一百九十三)(1/1)
广州外城的夜市热闹。
到了白日,也不逞多让。
西城外,有一座名为开元寺的寺庙。
不远处,还有数万外国人聚居的蕃坊。
本就是一片繁华之地。
他们到来的第二日,适逢庙日,不过是上午九点就形成一个盛大的圩场。
老百姓,就没有不爱看热闹的。
海岛土著们更是积极。
人山人海,只一会儿,大部队就被挤散了。
尤大娘子早就预料过这样的场景,每人发了一张纸条子。
上面书写了他们这行人的来历和住址。
找不回去的时候,就让他们给当地人看。
她对大唐的治安倒是挺放心的,曾经不知道从哪里看过一个数据,说是贞观三年,大唐一年的死刑犯还不到五十人!
于是,当她发现只剩下她和尤大郎后也没有着急。
姊弟俩慢悠悠的闲逛了起来。
开元寺山门外,里三层外三层。
有的卖艺者在舞刀弄棍,有的搭台演百戏,表演吞刀、吐火、顶水缸,或是戴角披毛,模仿动物舞蹈。
围观者见到精彩处为其欢呼呐喊。
铜板,“哐哐”往他们的土碗里扔。
原汁原味的表演,还真是挺有看头的!
有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自己手擎一根十几二十米的长杆,他家几岁的幼女在杆顶做各种危险动作。
这可不是在吊威亚,没有任何安保措施在的。
围观者,随着小女孩的一举一动,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高风险带来高回报。
一刻钟后,就属这对父女俩挣得的铜板多到钵钵都快装不下了。
尤大娘子和尤大郎各给了十个铜板的赏钱才离去。
和姊弟二人入乡随俗花铜板的方式不同,不知金币贵的摩拉拔摩国国主和达纳班查尔城城主,就是两个妥妥的冤大头。
他们在打赏了两波杂技表演者后,顿时在圩场内名声鹊起。
杂技班的班主们如打了鸡血。
“快快快,把水缸赶紧给我顶起来,财神爷马上就来!”
“小的们,打,打起来,不要假把式,你们给我真刀真枪的打,我刚听说前面表演胸口碎大石的得了财神爷几个金币!”
“.”
听到这些传言的新南国人嘴角直抽抽。
要不是护国长公主给他们科普了大唐的铜板购买力,他们就和摩拉拔摩国国主和达纳班查尔城城主一般,被人当傻子看哟。
人家大唐人的话,还说的怪好听的。
财神爷!
哼,他们可就不同了。
公主殿下每天给他们每人一百个铜板,花完了事,胆敢超支的回去等着大王子的军法处置。
冤大头犯蠢,谁能拦得住。
没有在戏摊大把花金币的摩拉拔摩国小王子,此时正陷入了赌摊中。
大唐的广州人,是真的好赌啊!
赌博的花样那叫一个繁多。
可以几人扎堆掷骰比大小。
还有人专门抱了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战斗鸡、战斗鸭,战斗鹅来与旁人大比拼。
鸡毛斗飞一地!
更有甚者从地上扯根小草,都能用来赌输赢。
就是,总有一款适合你!
摩拉拔摩国国小王子只看了一会儿掷骰,就明白了其中的规矩。
看懂了,当然要加入其中啦。
新人总是运气好。
掷了十回,赢了八次!
小王子快乐得都快飞起来了。
几个侍从见他玩得高兴,也在一旁为其呐喊助威。
形势从第十一局开始,就不容乐观了。
不仅把刚才赢来的铜板都输光了,接下去的半小时内,小王子把自己和侍从们身上带的金币和饰品都输了一个精光。
赌到两眼发红的他,甚至还把自己带来的几个侍从都输掉了。
不要说,人不是货品。
在大唐的广州人看来,什么都可以用来做赌资,也什么都可以用来做买卖。
浑然不知小王子裤衩子都快赌输了的护国长公主,带着她家大弟随便在到圩场上逛一圈,就能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商品。
一个造型奇特的树根,要价一百个铜板!
一块足球大小绿油油毛茸茸的石头,也有人愿意出五百个铜板购买。
就连鸡爪子、猪骨头、死鱼烂虾、死蛇烂鳝、枯蓬断草,也有人摊在地上,用这些破烂货来招徕买家。
有一个抠脚大汉对周围的百姓唾沫横飞的吹嘘,吹嘘他昨晚才抓到的海蜈蚣人如何如何的凶猛。
“这样的海蜈蚣用来泡酒,可以解毒消疮,蜈蚣越大越猛,药效越好。”
大唐广州人稀奇古怪的东西见多了,愿意买海蜈蚣的人还真不少。
还有一个老汉从山里抓到一条据说颜色很是罕见的蛇,用笼子装着在路边展览,只有给他一个铜板才准看。
尤大郎拉着他阿姊付了两个铜板,挤到了笼子边看稀奇。
别说,一个铜板还真值,人家还真是个稀奇物!
白头蝰,头部呈白色,有浅褐色斑点和条纹,躯体和尾部背面呈紫褐色,有朱红色窄横纹。
乍一看。
就是白色的脑袋,七彩斑斓的蛇身。
别看它长得美,毒性大得很!
来看稀奇的人真不少,老汉乐得眉开眼笑。
更搞笑的是有个老太婆,声称自己采得异草,用秘方制成“交心药”。
声称只要吃了这药,郎君一定和娘子“交心”!
当下竟然有不少妇人掏钱争购,甚至用金簪、耳等首饰交换,惹得周围的闲人哄然大笑。
“阿姊,真有这样的神药吗?”尤大郎对大唐的医药十分的上心。
“听到周围的那些人在笑没?只有真心换真心,可没有用药换真心这么一说呢。”
“那,为甚还有那么多人信呢?”
“哎,这等下小把戏等她们回家后就能醒过神来啦,当人力不及时,就想走捷径咯。你今后要是娶了媳妇儿可要做个好男人,要是对你媳妇儿不好,她可能就要喊:大郎,该吃药了!”
无良阿姊,说道最后一句,哈哈大笑起来。
她家大弟显然没听过这个梗,红着脸小声说:“娶了媳妇儿当然要对她好了.”
啧啧,几年前还一副不开窍的样子。
现在提到媳妇儿都晓得脸红了。
看来,她离做姑姑的日子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