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沐云的谋划&苏特兰格王国的行动(1/1)
对于大汉帝国、南匈奴和鲜卑之间的博弈,沐云一点儿都不在意,在汉灵帝接受乌桓的内附并开始调兵遣将之际,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沐云早就料到,无论是汉灵帝也好,大汉帝国的世家也罢,即便同意了他的提议,也不可能照着他的意思进行布置,他们更倾向于相对中庸的平衡方案。
若说刘虞代表着大汉帝国皇室与文官,公孙瓒代表着寒门和武官,那么西园军的部份,便是世家豪门的代表。
刘虞和公孙瓒理念不合的事儿,几可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管由谁做主导,另一人肯定会有意见。
但是,在加入第三方势力来进行调节与制衡以后,状况就又不一样了。
因此,大汉帝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而这,也是沐云所乐见的一件事。
行军打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即便只是行军路线的选定、后勤补给的安排等等,都没有常人所想的这么简单。
以军队移防交接事宜为例,在将一个地方的军队抽调离开的同时,要嘛调派另一支军队前来,要嘛就得对整个防线进行调整,以防止所谓的出现。
可想而知,要调动成军之后便驻守在洛阳周围的西园军,到底有多么麻烦!
最先动作的并非西园军,而是打完黄巾以后便驻守在洛阳周围和皇陵等处的三河五校。
八支禁卫先行调整驻地,在确定没有漏洞以后,西园军才开始动作。
这个过程打乱了亚鲁希特尔曼在大汉帝国皇陵那边的布置,为了避免暴露他们的行动,只能草草地将地道入口隐藏起来并暂时撤离。
他们的行动虽然没有被发现,却因部份地道坍塌,以及地道行经三河五校新驻地正下方等缘故,最后只能选择改道重挖,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是的,没错!
沐云上呈疏文,下达通牒的动作,除了促成乌桓内附的事儿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迟滞亚鲁希特尔曼的行动,替玩家平定羌人百族的行动争取时间。
没办法!谁叫玩家不是沐云?沐云觉得十分充裕的时间,放在玩家身上嘛……啧啧啧!有时候真的很难说。
还是保险一点,多争取一点时间为妙。
如果玩家们还是没能赶在相对安全的时间范围内,将羌人百族给彻底解决,沐云安排的最后一道后手,安置在亡灵方尖塔那边的绝灵军,便会直接接管战场,确保万无一失。
值得一提的是,西园军并没有直接赶赴乌桓的疆域,而是跑到了另一处战场,剿灭了几个跳得较欢的黄巾余孽,这才朝着乌桓的疆域奔去。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在此暂且带过。
沐云在确定平羌之战能赶在亚鲁希特尔曼挖进大汉帝国皇陵以前,顺利地完结并根除掉五胡乱华特殊历史剧情的触发以后,便将目光移转到西方的另一座战场上。
……
圣不列颠
虽然艾洛西亚这边已经尽可能地照顾到所有细节,可还是在鼓捣第五道,也是最后一道城墙时,被盎格鲁撒克逊人给发现了。
早在第四道城墙完成修筑的前置作业以后,卡美洛特斯王国的大军便悄悄地集结了起来。
所以,在行动暴露以后,艾洛西亚便毫不犹豫地发动了进攻,强行顶住了蜂拥而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然后消耗毫金币,直接将第四道和第五道城墙都给耸立起来。
有城墙作为依托以后,卡美洛特斯王国一方便站稳了脚跟,开始与盎格鲁撒克逊人僵持。
消息很快地就传开了,苏特兰格王国贵族先是一阵错愕,随即便发出了无能狂怒。
听说在当天晚上,苏特兰格王国大小贵族的家中,乃至于苏特兰格王国的王宫里面,尽是东西摔砸在地的声音。
接着,苏特兰格王国王室便气急败坏地对那些贵族下了一道死命令:〝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到底干了什么好事!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王室当初在各个领地里面配置了多少装备,我就要看到战场上出现多少军队!谁做不到,我们就好好地算一算这笔帐!〞
这一次,苏特兰格王国贵族什么话都没说,只是沉默地对视了一眼。
当日,苏特兰格王国这架沉寂已久的战争机器,终于还是全力运转了起来。
苏特兰格王国贵族砸下了重本,在疯狂地征召兵员之际,也对现役军队的装备进行全面性的更新汰换。
说实话,苏特兰格王国并不缺兵员,因为在进行贸易时,若无强大的护卫能力,也不过是给人送钱送资源的而已。
因此,苏特兰格王国的陆军虽然不多,却存在着大量的雇佣兵,他们或从事商队护卫的工作,或成为某些势力及个人的私人武装力量,不一而足。
当苏特兰格王国贵族大把大把地将钱洒出去以后,大批的雇佣兵便开始聚集。
不得不说,苏特兰格王国军队的待遇,还是相当优渥的!
别的不说,光是应召入伍就能获得一大笔安家费这一点,就足以让这些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雇佣兵为之心动,就更不用说因战牺牲时的抚恤了。
所以,尽管这些雇佣兵知道,他们只要响应这个征召,接下来就得上战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拼命,可他们还是趋之若鹜,深怕自己去得晚了,征召的员额就满了。
苏特兰格王国的雇佣兵职业,本身属于苏特兰格王国轻步兵的分支,其特性与大汉帝国的游侠相仿,可以使用绝大多数的武器装备。
但更重要的是,苏特兰格王国的雇佣兵职业在满足特定的条件以后,能与苏特兰格王国的步兵职业相互转换。
所以,苏特兰格王国贵族的征召很是顺利,不多时便聚集起了数量十分可观的军队。
当他们完成部队编成的工作,武器装备也尽数到位以后,他们便朝着前线移动,一边行军一边调整状态,使其军事素养尽速达到应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