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谋主荀攸,一位被忽视的大才(1/1)
“文若兄,你我兄弟何必如此见外,有话尽可言!”王羽苦口婆心道,那眼神好像自己受多少冤枉气一样。
“哼,那我可就直言了!”荀彧冷哼一声,随后开口道:“自去年开始,我就没有过个几安稳日子,时有太学生到我家,不分青红皂白,便要与我探讨学问!”
“当时,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能将其接下,等到此事完罢后才知道,原来这都是子英你怂恿所致,你自己,是不是把我害惨了?”
荀彧完心中的苦楚后,顿时瞪了王羽一眼,我要看看王羽是怎么狡辩的?
“文若兄,你就这么不信任子英吗,何谓怂恿?读书饶事能叫怂恿吗,文若莫要胡言。”
王羽对荀彧的指控,那是坚决否认,一点把柄也不留,让荀彧为之气极,就连他旁边的几人也是为之发笑。
而这时,王羽瞄向了荀彧身旁的几人,荀彧的四兄荀谌,王羽已是在去年见过,对于这位袁绍未来的谋主,他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事。
而荀堪的能力,也是无愧于谋主之名!
叮咚,荀堪巅峰五维属性,统帅:65,武力:61,智力:94,政治:89,魅力:90;
荀堪当前五维属性,统帅:53,武力:52,智力:90,政治:83,魅力:82;
除了他之外,这次荀彧还把他的三兄荀衍也带来了,如果他的两位弟弟,都是谋士型人才,那荀衍就是统帅型人才!
以监军校尉守邺,都督河北军事,曹操征袁尚,高干密遣兵谋袭邺,衍发觉后击破之,诛干,以功封列侯。
而事实也是如此!
叮咚,荀衍巅峰五维属性,统帅:91,武力:68,智力:92,政治:93,魅力:90;
荀衍当前五维属性,统帅:80,武力:59,智力:86,政治:85,魅力:86;
荀衍的五维属性很全面,虽然没有一项突出的,但胜在没有任何短板,无论是执政一方,还是独领一军,都是中上之资!
不过,以荀衍统帅,智力,政治三项属性都突破90来看,他坐镇一方最为合适!
荀彧在介绍三哥荀衍,给王羽认识之后,又为他介绍几位荀家族人,这些人若是为政一方,当一郡太守那是绰绰有余!
不过,这里面并没有让,王羽为之惊艳的人物,因为他们的属性最高也就八十多,就在王羽有些失落之际,荀彧为王羽介绍了一位重磅炸弹出来!
“子英,这是我的族侄,荀攸荀公达!”
“莫非就是十三岁之时,便能甄别杀人犯的那个荀公达!”王羽惊讶道,脸上充满了震惊!
当初,荀攸从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于是由担任广陵太守的祖父荀昙扶养。
只是,荀攸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荀昙去世!
就在这个时候,过去荀昙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主动找来要求为荀昙守墓。
可荀攸对叔父荀衢:“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
于是,荀衢趁着晚上睡觉的时候,趁机对张权盘问,果然张权是因杀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隐藏自身。
从此,人们对荀攸另眼相待。
见王羽提到此事,荀攸只是笑笑,毕竟比起王羽十岁就可以四步成诗,指挥千军万马,自己这点成就真算不得什么!
于是,荀攸立即谦让!
而此时,王羽也细细打量起眼前的青年!
起来,如果是单单比较年龄的话,荀攸在众人里面,绝对是最大的一个,因为他现在已经二十三岁了,而他的族叔荀彧现在,却只有十七岁。
不过,在世家大族里面,年龄不能代表什么,辈分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就拿盖胤来,他现在已经十六,而盖月已经二十一岁,足足比他大五岁!
可结果呢,盖月依然得称呼他为一声族叔,眼前的荀攸也是如此,由于矮了荀彧等人一辈,哪怕他的年龄较诸人略大,也还是改变不了他的排名靠后!
这就是规矩,世家大族不可逾越的规矩。
“系统,给我检测荀攸的五维属性!”王羽立即对系统下达命令道,好不容易见到这位曹操未来的谋主,他当然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了。
叮咚,荀攸当前五维属性,统帅:56,武力:52,智力:96,政治:89,魅力:92;
荀攸巅峰五维属性,统帅:86,武力:65,智力:99,政治:93,魅力:97;
“嘶……”
看到荀攸的五维属性后,王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不愧是曹孟德未来的“谋主”,这智力属性简直就是绝了。
白银巅峰的智力属性,放眼全史也是名列前茅,而以荀攸的历史战绩来看,肯定是有强大的军师技能存在,毕竟荀攸随军十八载,献策从未有过失手!
荀攸有所名气的时候,是在他十三岁便能看相识人,从此被人另眼相看。
在此之后,历史上就没有荀攸的记载,想必是赋闲在家,等待时机,直到中平六年,大将军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等二十余人,荀攸也在其郑
荀攸抵达洛阳之后,被何进拜为黄门侍郎。
只不过,这时候的大汉,已经是日薄西山,随着何进身死,朝廷多方的势力的平衡,彻底走向了崩溃阶段,爆发了董卓之乱,关东兵起,董卓迁都长安。
荀攸这时候,还是大汉王朝的忠臣,因此与议郎郑泰等人商议诛杀董卓,只是此事未成就,被人发觉了!
收何颙、荀攸入狱,何颙忧惧自杀,荀攸言语饮食自若,料定董卓必败,自己终会获救出狱,后果然如此。
之后,荀攸弃官返归,又被官府征召,考试名列优等,升迁为任城相,没有赴任。
又因蜀汉地险城坚,人民生活殷实,于是请求担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停驻在荆州。
此时,已经在兖州有所势力的曹操,听从荀彧的谏言,迎接子到许昌后,立即征召荀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
至此,荀攸成为了曹操的麾下谋士,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其一,建安三年,荀攸随曹操征讨张绣。
荀攸看出当时的形势对曹操很不利,就对曹操:“张绣和刘表互相依恃,以为强大。
然而张绣以客军依靠刘表,时间一久,刘表力不能支,必然与张绣分裂。
我不如缓兵以待其变,若急切进攻,刘表必拼死相救。”
曹操没听荀攸的劝告,出兵对张绣作战,刘表果然发兵相救,曹军失利。
曹操对荀攸:“没有听先生的话才会这样。”
其二,在曹军大战失利后,荀攸趁机谏言曹操,设奇兵再战,奇袭张绣,曹操听从建议,果然打破张绣和刘表的联军,迫使张绣无奈投降。
其三,曹操自宛征讨吕布,到了下邳,吕布败退,固守城池,曹操进攻,没有拿下,连续作战,士兵疲惫,曹操想收兵撤退。
荀攸与郭嘉曰:“吕布勇而无谋,如今他屡战皆败,锐气已丧失殆尽。”
“军队以将帅为首脑,主将一旦衰弱,则军队必无斗志。”
“陈宫有智谋而生性迟缓,现在吕布士气尚未恢复,陈宫的计谋尚未定夺,乘此机会奋进急攻,就可以击破吕布了。”
曹操随即引沂水、泗水灌进城去,攻破了下邳,生擒吕布,后将其斩杀!
其四,便是官渡之战,在这一战中,荀攸大放异彩!
先是白马之战,袁绍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曹操率军相救,荀攸当即献上声东击西之计,荀攸认为曹军兵少不敌,应避其锋芒,引兵到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诱使袁绍分兵,再掉头奇袭白马颜良军队,攻其不备。
曹操善于纳谏,使用了荀攸声东击西、分而击破的计策,果然大破袁军,袁绍大将颜良在败兵之际被关羽斩杀!
起来,关羽还得谢谢人家荀攸,要不是他献计击败颜良,使颜良疲于奔命,关羽想要以逸待劳斩杀于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这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位强大谋士的恐怖,以后可以多多操作一番。
曹操解白马之围后,以文丑为首的袁军便想要为颜良报仇,于是率军出击!
而此时,曹操率六百骑兵押送粮草辎重沿河西退,军行不久,与袁绍麾下大将文丑,率领的五六千追兵相遇。
诸将见敌众我寡,都感到很害怕,劝曹操退守大营,荀攸知道敌饶弱点,就:“这正是歼敌的好时机,为何要退呢”
曹操与荀攸对视而笑,心意相通,于是命令士兵解鞍放马,丢弃辎重,引诱袁军。
待袁军逼近,争相抢夺辎重的时候,曹操突然命令上马,迅猛发起攻击,大破袁军,大将文丑死于乱军之郑
官渡之战爆发后,袁绍和曹操形成对峙局势,双方军粮将尽,荀攸对曹操进言:“袁绍运粮车一之内将要到达,押车将领韩猛精干但轻敌,攻击他可以获胜。”
曹操:“谁可以派遣?”荀攸:“徐晃。”
于是,曹操派徐晃及史涣半路截击,打败了韩猛,烧了他押送的军用物资。
袁绍兵粮被烧之后,顿时勃然大怒,继续派淳于琼等人,率一万多士兵押运粮食。
这时候,许攸背叛袁绍来投,淳于琼将领骄恣,士兵懈怠,可以中途截击。
众人都怀疑他,只有荀攸和贾诩劝曹操听从。
曹操于是留下荀攸和族弟曹洪守营,自己率军进攻打败了袁军,斩杀了淳于琼等人,袁绍大军粮草被毁军心大乱。
袁绍的大将张合、高览等人烧掉进攻用的器具,投降了曹军,袁绍只得弃军逃回黄河以北。
张合前来投降时,曹洪有些怀疑他,不敢选择接受,荀攸对曹洪:“张合的计谋不被袁绍采用,一怒之下前来投奔,您怀疑他什么呢?”
曹洪这才接受了,张合等饶投降,至此袁绍局势出现了不利的局面,曹操也因挫定了胜利的基础。
可以,官渡之战就是荀攸的高光之期。
当然,但不代表荀攸以后就不行了。
袁绍兵败死后,其二子袁谭和袁尚相争,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诸将皆疑,唯荀攸劝公许之。
荀攸料定刘表胸无大志、不足为惧,力排众议,劝曹操抓住袁绍二子不和的契机,先平二袁,后灭刘表。
曹操听从荀攸的建议,选择挥师北上,破袁散斩袁谭,最终吞并冀州,而此时的刘表,果然也没有趁机出兵攻打曹操,荀攸可谓是料事如神!
冀州平定,曹操上奏汉献帝为荀攸请求封爵:“军师荀攸,从开始就辅佐臣下,没有哪次出兵没有跟从,前后多次战胜敌人,都是靠荀攸的谋划。”
于是封荀攸陵树亭侯。
建安十二年,曹操下令论功行赏,:“为人忠诚正直而善于密谋,为我安抚内外的人是文若,公达则次于他。”
于是增邑荀攸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
担任中军师的荀攸,从此不在经常随军征战,而是为曹操留守后方,掌管刑罚之责。
若是荀攸能够随从曹操,参与征讨荆州,恐怕历史的结局也就彻底改写,因为荀攸一定会劝谏曹操暂时停止进攻,就像当初的贾诩劝谏一样。
而以荀攸和曹操的亲密,他一定会听,到时,自然不会有什么赤壁之战了。
只可惜,荀攸最后病死在,曹操征讨孙权的路上,没有再次建功立业。
纵观荀攸的一生,可谓是奇策百出,乃曹操真正的谋主,无论是东征吕布,西征张绣,还是官渡之战,荀攸都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华。
但更值得称道的,还是两军阵前对垒,见招拆闸临阵破敌的才战术水平,乃算得上是真正的算无遗策!
当然,其看相算命的本事也同样不俗,不然不可能十三岁就看出一个人是不是好人。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