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三国:从桃园结义开始 > 132 群雄逐鹿,公孙崛起(日万求月票~)

132 群雄逐鹿,公孙崛起(日万求月票~)(1/1)

目录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就在李风前往颍川的时候,公孙瓒也迎来令他崛起的契机。
  十一月,黄巾军首领管亥经过数年发展,重新在青州集结出三十万人,浩浩荡荡进入泰山郡,以图劫掠。泰山太守应劭亲率文武与管亥数次交锋,前后斩首数千级,缴获老弱妇幼万余人,辎重金银二千两。
  黄巾军数战不利,管亥率众退出泰山郡,转攻乐陵,欲借道平原郡与盘踞在八百里太行山内的百万黑山军会合。
  乐陵郡和平原郡都是公孙瓒的地盘。
  闻知此讯,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在黄河北岸迎头痛击,大破青州黄巾军,斩首三万余,
  黄巾军丢弃辎重,想渡过黄河撤还青州。
  可是,已经杀疯了公孙瓒哪里会放走这个扬名立万的机会?等黄巾渡河过到一半时,公孙瓒率军出击,再次大败黄巾军,俘虏十万余人,死者数万,黄河水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此战公孙瓒缴获车辆、甲胄和财物无数。管亥仅率万余人,狼狈逃回青州。
  公孙瓒由此威名大震,声威远播。
  随后,公孙瓒携大破黄巾之威,兵逼冀西九郡,诸郡县慑其强武,纷纷叛离袁绍,归附于他。
  袁绍非常惊恐,授于公孙瓒堂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印鉴,派他到南皮游说公孙瓒,想与公孙瓒息兵止战,共谋发展。
  但公孙范一到渤海,便带着军队协助公孙瓒攻破青州和兖州北部残余黄巾军,取其青壮成军,并占据当地,兵势日益强盛。
  公孙瓒遂任命严纲为冀州牧,田楷为青州牧,单经为兖州牧,并将冀州治内郡县官员全部换成了自己人。
  至此,幽州武人公孙瓒,以庶子的出身一路玩命,终于成长为中原地面上最能打的诸侯。
  地盘横跨三洲,治下人口两百多万,兵马二十余万,其中五万是精锐骑兵;甚至连骑兵中的精锐白马义从,也已经发展到万余人。
  此时距离第二次诸侯讨董结束还不到一年,时间刚刚步入初平二年(191年)。
  轰轰烈烈的二次诸侯讨董以朝廷西迁,放弃了对关东地区的控制权而结束,关东地区自此陷入分崩离析的乱局之中。
  当看到身为皇室宗亲的刘备都参加会盟的时候,各路诸侯都意识到,汉室这面旗帜是扶不起来了,要想在乱世中生存下去并逐鹿中原,唯有发展自己的势力。
  诸侯讨董刚结束时,袁绍虽名望满天下,但其实实力缩小的不值一提,他只是靠着袁家巨大的名望才得到了四个军师类大才的投奔,但在乱世争雄,光有声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足够的实力。
  于是讨董还没结束,袁绍就听从了谋士逢纪的建议,把目光瞄准冀州。
  逢纪给袁绍的建议是'“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若据冀州,北和刘备,南图天下,则霸业可成也!”
  当时的冀州牧韩馥虽然是个没主见的人,却敏锐的察觉到袁绍有图谋他冀州的企图,所以一直对袁绍防范甚严。讨董还没结束,就把拨给袁绍的5000兵马要了会来。
  等讨董一结束,干脆将袁绍阻挡在冀州之外,令其不能回转渤海(袁绍之前是渤海太守,渤海太守印鉴在其手中)。
  袁绍在众谋士的建议下,暗中联结公孙瓒南下进攻韩馥,同时派人去劝说恐吓韩馥,意图令其将冀州相让。
  韩馥在听了袁绍派来的说客荀谌一番威逼利诱后,很快就有了''让贤''的念头。期间虽有谋士沮授''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间,绝其哺乳,立可饿杀''的精辟建议,奈何韩馥还是将冀州牧的职位拱手让给了袁绍。
  袁绍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冀州,实力一飞冲天,事业也迎来了向上期。
  但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公孙瓒就崛起了。
  由于公孙瓒麾下的士卒有相当一部分是常年在边境对乌桓作战众历练出来百战精锐,而袁绍麾下的士兵只是继承韩馥得来,都是些没经历过什么战事的新兵,只有韩馥的叛将。也就是袁绍现在的联盟麴义,麾下有一支八百人的先登死士,晓习羌斗,兵皆骁锐。
  在袁绍相约公孙瓒共分冀州之前,麴义就已经先一步与韩馥翻脸,占据郡县,拥兵自重。
  韩馥屡战麴义,不能胜,又闻公孙瓒将南侵,内外交困之下,便将冀州这个烂摊子让给了袁绍。
  袁绍受让冀州后,境内一度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孙瓒占据冀州东部,麴义占据冀州南部,袁绍统领冀州中西部。
  不过,袁绍很快便说服了麴义站在自己这一边,共同对抗公孙瓒。
  面对来势汹汹,手握二十万兵马的公孙瓒,袁绍对仅有800人的先登死士根本不报什么希望。
  再加上自己的八大谋士的军师技都是以“免技能伤害”为主,并没有能抵抗骑兵冲脸的军师技;袁绍只好尽力向公孙瓒求和,避免发生战争。
  袁绍觉得自己根本打不过公孙瓒。
  何况还不知道幽州牧刘备有没有在给公孙瓒撑腰。
  公孙瓒也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面对袁绍的服软,公孙瓒日益嚣张,不断派兵进逼冀西九郡,武力抢占地盘,挤压袁绍的生存空间。
  袁绍对此并没有太多办法,只能逐步后撤,避免与公孙瓒开启大规模战事。
  好在,公孙瓒并不是只盯着冀州一处地盘下手,在进逼冀州的同时,又令部将向东占据青州全境,向南攻略兖州,兵锋直逼东郡。
  三线出击!
  这让袁绍大松一口气。
  袁绍一边加强训练士卒,整顿军备,一边派辛毗出使兖州,联络东郡太守曹操共击公孙瓒;另一边派荀谌出使涿郡,探听幽州牧刘备的口风,看看刘备到底会不会插手冀州之争。
  如果刘备不插手冀州之争,那他袁绍说不得要与公孙瓒一战了。
  因为他已经退无可退,再退就要退出冀州了。
  如果刘备有意插手冀州之争……那也要尽量说服刘备保持中立。
  无论付出任何代价!!
  冀州可是他袁绍凭本事忽悠来的,绝不能拱手让给公孙瓒。
  ……
  涿郡,州牧府。
  众文武分列左右,刘备高坐主位,看着笔直立在堂下的冀州来使,淡淡问道:“如果先生此来是为袁氏做说客,劝我保持中立的话,那便不必开口了。”
  荀谌拱了拱手,认真的说道:“在下此来并非为袁氏做说客,而是为明公一世英名而来。”
   “哦?似我这等织席贩履之辈,竟也有英名?”
  荀谌大声说道:“自是有的!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昔日高祖皇帝也不过是汜水一亭长,光武帝不过是南阳一牧童,明公万不可妄自菲薄啊。”
  “现今群雄并起,社稷倾覆,天下离乱,百姓倒悬,以在下观之,非明公不可济世!”
  “承蒙先生高看,备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啊…”
  刘备笑呵呵看着荀谌,“既然先生都认为我可济世,那为何却投奔了袁氏呢?想来,先生应是更看好袁氏,而非我刘备啊。”
  “明公有所不知,那公孙瓒乃是一个寡德残暴之人,历来不遵王法,恃武逞凶边地,纵容士卒杀吏害民,劫掠大族,民怨沸腾!今又为一己之私,蓄意挑起争端,置冀州数百万百姓于水火之中,明公与此人为友,着实令天下向投之士寒心啊,非我等不投明公,而是明公已经做出了选择,放弃了我等!”
  荀谌傲然环顾众人,继续对刘备说道:“明公座下诸公,多为四海飘零之士,几无大族子弟,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这话倒是事实。
  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世家的支持,那便算不得真正的豪强,称霸天下的阻力也会非常之大。
  时至今日,刘备已经贵为幽州牧,坐拥北方一半天下,可世家大族子弟来投者却是寥寥。
  刘备一度以为是自己待遇开得不够好,连连给治下官员升职涨薪,分配府邸,另外还安排丫鬟仆从,把所有能给的待遇都拉到了顶。
  但是依旧收效甚微。
  现在听荀谌这么说,似乎原因是出在和公孙瓒交好上?
  刘备忽然问道:“诚如先生所言,该如何做才能让世家大族子弟投奔我呢?”
  “这个问题,明公何不问一问在座诸公呢?”
  刘备一愣,起身环顾堂上众文武,“诸公算得上是幽州最为聪明的一批人了,你们可有什么办法?”
  堂上众文武默默看着刘备,谁都没有率先开口,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就这样过了许久,众人才齐齐拱手道:“明公,我等无法。”
  
  其实他们也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不想说。
  他们大多出身寒门,或为江湖游侠,好不容易才在刘备帐下谋得一席之地,如果再帮刘备引进大量世家子弟,那岂不是在砸自己的饭碗?
  其实只要看一看幽州牧麾下各个占据主要职务的人才出身,就知道为何世家大族看不上刘备了。
  徐庶、关羽、张飞、李风、太史慈、赵云、黄忠、简雍等全部出身寒微,其中甚至还有两个杀人犯。
  留守在辽东五郡的邴原,管宁、王烈、卑衍、伦直、刘政、凉茂、公孙昭等太守或郡丞,要么是寒门隐士,要么商贾出身。
  遍观刘备麾下众文武,唯一出身于世家豪族的竟然只有老丈人甄逸。
  整个势力的成员属性决定了,世家大族大多都不屑与一些江湖游侠为伍,不屑于和寒门子弟共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尤其是这个等级制度如此固化的时代。你再有才华,官位再高,世家大族只要说一句“**村夫”,就可以让你瞬间颜面无存,原地爆炸。
  刘备无奈的摇着头,这个问题还真没办法改进,他正是靠着一帮穷兄弟起家的,这些人就是他的倚仗。
  也许荀谌说得对,既然他选择了倚仗寒门子弟和游侠,那就得承受不被世家大族认可的后果。
  见刘备似有所悟,荀谌有些自得的说:“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明公与世家拉近关系,获得世家子弟的投效,进而在他们的帮助下,扫清乱世,重现高祖、光武二帝之伟业。”
  刘备抬手示意众文武退下,等到堂上关张赵黄和徐庶,这才对荀谌说道:“愿听先生指教。”
  “明公只须与公孙瓒划清界限,便可表明立场,以收天下人望。”
  “倘明公仍与公孙瓒结盟,不但会大失人望,待那公孙瓒坐拥冀青兖并四洲之时,便是明公孤穷之日啊。”
  “若明公愿意保持中立的话,我主袁绍平定冀州之后,愿割让中山、河间二郡国,以表酬谢。”
  刘备默然看向徐庶,见后者微微点头,这才摆手笑道:“先生难道不知道公孙伯圭是我的至交好友吗?”
  荀谌脸上一热,“再加一个常山郡!”
  刘备没有表态同不同意,而是转而问道:“辽东前些日子抓住了一批意图行刺我四弟的刺客,刺客手臂上都刺了个“荀”字,不知先生认识这些人吗?”
   “诬陷!这是诬陷!”
  荀谌还是第一次听闻此事,当即大惊失色,连忙拱手辩解道:“我荀家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定是有人栽赃陷害,请明公明察!”
  刘备摸了摸鼻子,没有表态。
  “且不说李四将军对我荀家有救命之恩,纵是无恩,我荀家也做不出此等伤人之举,我荀家与四将军并无利害关系啊。”
  荀谌急忙解释着。
  刘备眯着眼望着他,“既如此,那先生可知是何人诬陷你荀家吗?”
  “不,不知道…”
  荀谌蹙眉思索了一会,确实想不到幕后之人是何方神圣。干脆垂下脑袋,一言不发。
  堂上气氛忽然沉寂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有近侍禀告,公孙瓒的使者求见,刘备看着荀谌说道:“先生请回吧。”
  荀谌拱手告退,走出不远,便被急匆匆追过来的徐庶叫住,两人点头示意,执手寒暄。
  徐庶认真的瞅着荀谌,笑道:“友若真是一张利嘴啊,此口可抵百万兵马!”
  “哈哈哈…过奖过奖,元直别来无恙?”
  荀谌连连摆手,笑吟吟看着他。
  徐庶低声说道:“我现名单福,友若万万不可将此事泄于外人知晓。”
   “哦?我观玄德公乃世之英雄,元直为何至今仍未坦诚相告?”
  徐庶仰天叹了口气:“说来话长…一直也没找到机会。”
  荀谌一愣,用复杂的眼神的打量着徐庶,这家伙难道还要往投他处?
  算了,别人的事,我管那么宽干什么,此行任务完成就好了。
  “元直,那便告辞了。”
  荀谌拱手作了个揖,转身迈着方步走了。
  一会以后。
  密室之中。刘备与徐庶对列而坐,正在询问后者,袁绍割让三个郡的真实性。
  不怪刘备不放心,因为袁绍有前科,之前袁绍便是用平分冀州的借口骗了公孙瓒南下,最后食言而肥。
  现在又来故技重施,属实有点把天下人当傻子看了。
   “假的!!”
  徐庶谈谈的摇了摇头,“空口许诺而已,做不得真。”
  “主公且不管他真假,届时若袁绍胜出,只管派人去索要三郡,彼若不给,则我理直气壮挥军南下,吞并冀州。”
  刘备点头,“那如果公孙伯圭胜出呢?”
  “不可能!”
  徐庶言之凿凿说道:“公孙伯圭不恤百姓,滥杀豪族,民心尽失,或可倚仗兵锋之锐胜一时,绝不能胜一世。”
  刘备讶然,“元直为何如此笃定公孙伯圭会败?”
  徐庶不答反问:“主公可知公孙伯圭所倚仗的精兵来自何处?”
  刘备脱口说道:“自然是常年累月与边境胡人作战磨砺而出。”
  “不错!这些精兵战斗力强悍,成材率却极低,一但战损便无法补充。”
  “今袁绍所倚仗者乃是世家,其底蕴之深厚,纵败十次,依然有一战之力;而公孙瓒所倚仗者乃是精兵,只需败一次就输了,这就是底子厚和底子薄的区别……对了主公,这话四将军之前没说过吧?”
  说着说着,徐庶忽然话音一转,紧张的看着刘备。
  坦白说,他被李风整出阴影来了。
  刘备先是恍然,紧接着摇头失笑,“没有,这话从虎他不曾说过。”
  徐庶狠狠松了口气。
  没说过就好,总算在主公面前完整的显了一次圣。
  TM太不容易了!!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