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火并(1/1)
安定郡。都督郭淮正在帅府中沉思,那臧霸率青州兵抵达之后,为免生冲突,二人商定,以武威郡为界,臧霸驻军张掖、酒泉、敦煌,郭淮督安定、天水、武威。
起初倒是相安无事,之后不久那臧霸手下与羌、氐二族,冲突不断,几场大战下来,青州兵损兵折将,渐渐难以支撑。
臧霸曾数度求援于郭淮,但郭淮恐汉中魏延乘虚而入,自始至终未发一兵一卒。臧霸遂深恨郭淮,坐观其败,遂统败兵屯于张掖,时不时往武威等地劫掠。
郭淮心内患之,遂聚众将详议。其时张既为凉州刺史,为臧霸所迫,屯于武威。天水太守胡遵、武威太守戴陵、将军费曜皆赶来议事。
众人帅府中落座,谈及臧霸皆是怒容满面,张既贵为一州刺史,却被赶得在武威一郡栖身更是恼怒,其余人等皆受过青州兵欺压,也是有气。
奈何如今雍凉不比往日,汉中大战后元气大伤,可用军兵只有三万,且粮草军器不足。
魏延总督三郡兵马,马超、马岱在武都、阴平虎视眈眈。这点人马防守安定、天水、武威尚嫌不足,更不用说提防臧霸了,众人议论多时,全无结果。
张既怒道:“那臧霸本是黄巾余孽在凉州肆意妄为,为羌氐所败,已丢了敦煌、酒泉,如今虽屯兵张掖,也恐难以持久。若其再败,逃至武威,则雍凉局势无望矣!”
郭淮叹道:“魏王遣臧霸入凉州,名为援军,实为祸害,短短数月,便令凉州鸡犬不宁,若任其胡闹下去,恐雍凉之地不为吾所有。”
胡遵听罢言道:“臧霸虽然凶暴不仁,但毕竟奉魏王将令而来,公然与之相抗,恐违大王之意。但若放任不管,失了二州重地。魏王怪罪,吾等恐有性命之忧。”
郭淮道:“话虽如此,如今吾军实力不济,只是勉强把守天水、安定、武威三郡之地,臧霸那厮尚有三万精锐,即使有心逐之,也是无力。
况且大耳刘备在汉中窥视,稍有不慎,便会乘隙而动。长安路远,援兵难以骤至。若被刘备取走雍凉,也是死路一条。”
众人沉默良久,一旁费曜谏言曰:“若无他法,不如派人厚贿羌王轲比能、氐王阿贵,相约出兵共讨臧霸。到时,吾等只需谨守武威及各处隘口,断臧霸东归之路,谅其插翅难逃一死。”
郭淮踌躇半晌无言,张既等人均附议费曜。
郭伯济(郭淮字)言道:“此计虽好,但逐了臧霸一狼,又来羌氐二虎,吾等到时如何应对?”
费曜笑道:“待得灭了臧霸,若羌氐占据郡县不撤,自可急报魏王,只道异族犯境,求大王派兵进剿。雍凉偏远,只要吾等不言,何人能知道底细!”
众人听罢皆服其智,郭淮虽不情愿,也是无有他法,只得照办。后派使者多持金珠细软,去了羌氐王庭。
几日后,羌王轲比面见了使者,听闻来意,又见金银财宝,立即应允。随后与使者商定,十日后共同进兵张掖。
送走郭淮使者,轲比能偷偷使人往敦煌送信。原来前日,马超远来,轲比能已暗助其五千羌兵,氐王阿贵也助兵此数,臧霸兵败退走后,马超已暗自取了敦煌。兵马已有两万之众。
但恐招来曹营大军,故此一直未大张旗鼓,只是暗暗在敦煌修整城池,招兵买马,积蓄粮草。
马超接轲比能之信,不久氐王阿贵书信又到,遂与马岱、李恢商议。
李恢谏曰:“吾军初创,兵少粮乏,若与二王联合共伐臧霸,虽可灭一强敌,恐泄露行藏,招来曹操大军讨伐。为今之计,还是谨守敦煌,加固城池,以备大战为好。”
马岱也是赞同,马孟起恐二王嗔怪,最后还是令马岱乔装异族,领五千兵前去助战。
十日后,三方联军十余万,兵发张掖,臧霸闻听,赶忙派人往安定求援,郭淮借故不理,又传令武威、天水各郡严守关卡,勿放青州兵一人进关。
臧霸无奈,不由大骂郭淮阴险,一边上表弹劾,一边整军备战。几日后,张掖被联军围困,派出使者也为郭淮截获,被灭了口。
联军歇兵一日,次日便大举攻城,虽乏攻城器械,但张掖粮草不足,军心不稳,臧霸无奈,只守了五日,便难以为继。只得乘夜率残兵突围而去。
联军夺了城池,连夜追杀,臧霸先逃至武威,张既记恨前情,关门不纳。臧霸失了分寸,只得带万余败兵寻小路,转入羌地躲避。这一下,轲比能慌了,劫掠一番,便赶回老家追剿。
氐王及马岱见此,也只得分了金帛、奴隶,返回驻地。
郭淮闻得臧霸败走,联军已退,忙派费曜领三千军占据张掖,上表报捷,又弹劾臧霸败军失地。
那臧霸入羌后,言语不通,又无粮草接济,部下多为步兵,被轲比能轻骑撵来撵去,只能靠抢掠小部落过活。郭淮不久接了曹操嘉奖,又四处散布消息,只言臧霸降了轲比能。
臧霸欲往关内,道路不通,又战轲比能不过,手下兵丁日渐减少,走投无路下,只能逃至武都附近,遣人投书向刘备请降。
魏延、吴懿等不敢自专,只得上报成都,玄德闻之,欣然纳之。仍委臧霸破虏将军、都亭侯之职,调回成都听用,其手下两千多残军被魏延分散编入各郡。
当初,臧霸与羌氐争斗不断,致使道路断绝,如今战乱已平,细作、客商往来不断,马氏兄弟占据敦煌消息,不胫而走。
郭淮深知干系重大,反复探查多次,确认无误后,立即飞马报与魏王。
经臧霸一闹,许昌曹操得知马超入凉之事,已是其出兵四月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