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在北宋末年当皇子 > 第69章 遗落大名府的贤才

第69章 遗落大名府的贤才(1/1)

目录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四月十一,晌午,赵朴抵达大名城。

车驾行至城下,赵朴从车窗探出头。

只见阳光照耀下,青灰色古老城墙屹立眼前。

城墙基座用一丈多高的黄泥砂浆垒砌,外包石砖。

基座之上,再用青石砖搭建两丈多高的墙体。

墙面随处可见刀劈斧凿的痕迹,那是一场场血与火的战斗留下的伤痕。

唐末时,这里是魏博三镇的核心。

五代时,这里是河北邺都,鼎鼎有名的天雄军驻地。

与繁华热闹的东京城相比,大名府显得古朴、厚重得多。

王保四处张望,疑惑道:“怎不见府衙派人迎接?”

正说着,城门洞内走来几人,皆身穿官服。

为首一人,牵一头毛驴。

“敢问可是仪王车驾?”来人揖礼问道。

赵朴打量他,三十多岁,相貌清癯,穿一件浅青色官服,头戴翅帽。

“正是小王,阁下是?”赵朴拱拱手。

来人再度揖礼:“签书大名府节度判官安尧臣,率一众府衙同僚,恭迎仪王!”

赵朴还未说话,王保却是恼了:“河北制置使汪伯彦、知大名府事黄潜善,他二位何在?

我家大王驾临大名府,汪帅守、黄知府竟只派一名七品签判迎接?

真是岂有此理!”

安尧臣神情平静,揖礼道:“黄知府命下官到此迎候,并未有其他交代。

这位内官的问题,请恕下官无法回答。

若仪王对此安排有异议,可到衙署寻两位主官,当面问询。”

“你~”王保气愤不已,指着他就要一通呵斥。

赵朴摆摆手制止了,笑道:“不知汪帅守、黄知府对小王有何安排?”

安尧臣面无表情地道:“黄知府吩咐,迎接仪王入城后,暂时到馆舍歇息。

晚些时候,等两位主官处理完政务,再设宴为仪王接风。”

赵朴点点头:“知道了,有劳安签判朝前带路。”

安尧臣揖礼,跨上毛驴就要入城。

邓肃骑马赶上前,忽地喊道:“可是安处谦?”

安尧臣一愣,回过头,细细打量邓肃:“你是......邓肃邓志宏?”

“真是处谦兄!”邓肃大喜,跃下马快步上前。

二人四手相握,安尧臣难掩激动:“一别多年,不想竟在大名遇见志宏!”

“哈哈~自处谦兄离京,某多番打听,始终探听不到兄去往何处!

今日大名城外重逢,实乃缘分!”邓肃大笑。

赵朴见他们竟是旧相识,不由多看了安尧臣几眼,还是对此人毫无印象。

安尧臣看了看赵朴车队,疑惑道:“莫非志宏兄和仪王同路?”

邓肃笑道:“承蒙仪王抬爱,辟邓某为亲王府赞读。

此次,正是随仪王一同北上燕京。”

安尧臣显得很吃惊,“志宏兄竟做了王府赞读?”

邓肃道:“此事说来话长,容某日后解释。”

安尧臣点点头,满心狐疑地看了看赵朴。

似乎想不明白,以邓肃才华和抱负,怎会甘心屈居做个赞读?

仪王赵朴,又是如何说服他入府效力?

邓肃对赵朴笑道:“大王不知安处谦之名,但一定读过那道有名的《论燕云事》!

那道轰动一时的奏疏,正是安尧臣所奏!

邓某直到现在,还能完整背出:

‘宦寺专命,倡为大谋,燕云之役兴,则边衅遂开;宦寺之权重,则皇纲不振......’”

邓肃这么一说,赵朴立时想起。

这道《论燕云事》乃是三年前所奏,当时童贯刚刚平定方腊之乱回到东京,北伐燕京的大战还未开启。

当大宋朝廷上下,都在为北伐一事紧锣密鼓地筹备时,这道奏疏一上,犹如石破天惊,引来朝野热议。

力推联金灭辽的王黼和童贯勃然大怒,门下爪牙手段尽出,弹劾反驳安尧臣的奏疏,雪片般飞入中书。

原本赵佶读过《论燕云事》还觉得言之有理,想召见安尧臣。

不想王黼先下手为强,寻个由头把安尧臣贬黜离京。

之后,此事不了了之。

没想到,时隔三年,安尧臣竟辗转到大名府,做了一名正七品签判。

赵朴肃然起敬,拱手道:“不知安先生当前,小王失礼了!

实不相瞒,小王也是《论燕云事》一疏拥趸者,希望日后有机会,就燕云事务,当面请教先生!”

安尧臣苦笑,“仪王过奖了。

时过境迁,辽国已灭,燕京已平,再谈论《论燕云事》,已无任何意义......

何况下官只是一介签判,这等国之大事,实在没有资格发表意见。”

赵朴正色道:“安先生此言差矣!

燕京收复,不代表从此后北地得享太平。

依我看,大宋边患,才刚刚开始!”

安尧臣满脸惊讶,没想到赵朴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

“仪王当真有如此看法?”安尧臣忍不住反问道。

赵朴微微一笑,“这两日若有机会,可否请安先生当面叙谈?”

邓肃也笑着点头。

安尧臣看看二人,缓缓拱手:“明日一早,下官定当到馆舍拜会!”

“哈哈~小王扫榻以待!”

赵朴也十分高兴,能写出《论燕云事》,说明此人有非比寻常的眼光和智慧。

正好邓肃与他相熟,可以请来详谈一番。

如果真有才干,王府赞读的位置,还可以多添几人。

刘晏率领王府亲卫开道,车队驶入大名城。

安尧臣骑驴,和邓肃并排走在马车之后。

“志宏,王府赞读不过一闲职,今后若无举荐,只怕难以转任外官。

你为何......”

安尧臣忍不住低声问。

邓肃笑了笑,他知道好友意思。

王府赞读一职没前途,但凡有才能、有门路之人都不会考虑。

邓肃笑道:“能跟在仪王身边,莫说做个赞读,就算做个没品没衔的书吏,某也心甘情愿!”

安尧臣大吃一惊:“志宏何出此言?”

邓肃捻着短须,慨叹道:“若你知道这一月来,仪王所作所为,也会如某这般心生敬佩!

仪王,乃是真正的天纵英才!

我大宋能否扭转颓势,天下兆民能否安享太平,今后全系于仪王一人!”

安尧臣倒吸凉气,且不说这话有多么犯忌讳,单以他对邓肃的了解,绝对想不到,邓肃会对一个皇子如此崇拜!

“还请志宏直言相告,这位仪王,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安尧臣拱拱手,已是满心好奇。

邓肃笑道:“这就要从一月前的谏书案说起......”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