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 第六十二章 我又倒霉了?

第六十二章 我又倒霉了?(1/1)

目录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周骥是真的担心胡汉山乱来,胡党垮台了与他没有半分关系,大报恩寺的住持高僧可不能出事。
  周骥赶紧走过去,从胡汉山手上抢来了住持:“你再这样,本将就让各位叔父把你送出去了。”
  说是送,其实是把胡汉山给扔出去。
  胡汉山看明白住持是真的不知道地宫,只能悻悻的回去了:“唉,白来了一趟。”
  武平卫指挥使等七八位指挥使望着胡汉山离开的背影,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尤其是胡汉山打破规矩的烂泥行为,不仅让众多指挥使感到匪夷所思,还让他们感到了荒唐到了出乎预料的地步。
  武平卫指挥使从来不在背后说别人,见识了胡汉山的烂泥行为,着实是忍不住了:“本将这么多年来,从没见过这么混账的人。”
  其他指挥使见到只砍人不说话的武平卫指挥使,罕见的在背后说别人,放在平时肯定不会相信。
  今天却没感到怪异,还觉的挺合理。
  扬州卫指挥使皱起了眉头:“大报恩寺住持这样的高僧,尤其是他经常为皇后娘娘和各位藩王讲经。”
  “淮西勋贵和浙东文官见了都要摆出一副礼敬态度,这个胡汉山可到好,居然敢冒犯人人礼敬的高僧。”
  周骥有些脑子疼了:“何止是冒犯,瞧他那意思,是真的想砍了住持的脑袋。”
  胡汉山今天的所作所为,让所有指挥使从未有过的匪夷所思,甚至还产生了惊诧。
  在沙场征战那么多年,心如铁石,头一次产生了惊诧。
  胡汉山带着巡检们回到大中桥,一路上惋惜连连,似乎没砍了大报恩寺住持的脑袋是一件莫大的遗憾。
  巡检们不由的面面相觑,实在是跟不上胡汉山的思路。
  还没等胡汉山惋惜多久,又是一位熟人找上了他。
  小侯爷陈镛为了办成今天的事情,专门请来了驸马陆贤做个中人。
  陈镛本来是想请来刘文泰,胡汉山与他的关系有目共睹,可以说是胡汉山唯一的好友。
  可惜,刘文泰正在家里治经,悬梁刺股的为今年乡试做着刻苦准备。
  除了刘文泰以外,唯一能够与胡汉山说上话的只有驸马陆贤了。
  勋贵子弟们整天聚在一起狎妓听曲,听说陈镛要去找胡汉山,全都坐着绸缎蝠纹官轿跟了过去。
  狎妓听曲,哪里有小侯爷与左丞相长子的争斗有意思。
  陈镛站在大中桥上,看着湍急流淌的河水,说明了来意:“家父让本将过来帮助你修缮管沟。”
  “这件事已经得到了左丞相的同意,不管咱们因为傅玉媖闹的再僵,终究是乡党。”
  “只要你能同意这件事,随便什么条件可以尽管......”
  还没等陈镛说完,胡汉山直接说道:“本少爷同意。”
  “尽管提,只要本将能够满足...额?”陈镛斟酌了很久的措辞,还专门找了几位擅长写公文的讼师,还没说完,就听见了一句同意。
  “你...你...真...真...的同意了?”
  陈镛在过来以前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怎么也没想到,胡汉山这么简单的就同意了。
  说话时都结巴了。
  驸马陆贤站在大中桥桥墩边,因为胡汉山答应的太快,脚下没站稳,差点掉进水流湍急的内河里。
  驸马陆贤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敢相信的问道:“真的同意了?”
  周围等着看昆曲的勋贵子弟们没一个信这句话是真的,肯定是胡汉山在戏耍陈镛。
  胡汉山知道这两人为什么不敢相信,这可是既能在洪武皇帝那里露脸,又能笼络京官们。
  这么大的政绩,怎么可能分给别人。
  胡汉山现在是巴不得把得罪百姓笼络官员的修缮管沟给扔出去,说给他们听也不会相信。
  谁让官员们所谓的民心指的是官僚缙绅的支持,再不济也得是乡绅富户。
  胡汉山暗道自己答应的太快了,对方一定不相信,还会以为自己给他下了什么圈套。
  胡汉山故意针锋相对的说道:“本少爷戏耍你的,这么大的政绩一个人独吞多好,谁想分给你这个外人。”
  胡汉山对陈镛好声好气,让他开始疑神疑鬼了。
  陈镛听到后面戏耍他的话,反倒是放心了。
  勋贵子弟们点了点头,这才是胡汉山嘛。
  今天敢过来分润政绩,陈镛就有自己的底气:“咱们就以大中桥为界,本将修缮大中桥以东的官沟。”
  “胡少爷就修缮大中桥以西的官沟。”
  大中桥往东,经过正阳、朝阳二门,再往北到太平门。
  这一带的街巷胡同居住着大内官宦,还有六部各司官员。
  大中桥往西,从准清桥开始一直到三山门,还有往北的仓巷。
  居住的人家多是市井百姓,全靠着祖传的房屋勉强度日。
  陈镛主动修缮大中桥以东的官沟,明显是想要谄媚大内宦官们。
  说不定早就想好了,借助修缮管沟的权利抢占市井百姓的宅子,为那些大内宦官们扩大宅子。
  大中桥以西的官沟全是为市井百姓,还有一些小官胥吏修缮,可谓是吃力不讨好。
  谁会去笼络市井百姓。
  至于那些小官胥吏巴结淮西勋贵子弟还来不及,同样是不值得笼络。
  胡汉山直接给了陈镛一拳,恼怒的说道:“好事全让你占了,你怎么不修缮大中桥往西的官沟。”
  陈镛拿出了自己的底气,由五城兵马司签字画押的文书,智珠在握的笑道:“这是朝廷的文书,本将也没有办法。”
  勋贵子弟们瞧见陈镛镇定自若的拿捏了胡汉山,不禁为他高声叫好。
  “好!不愧是大明仅有的二十余位小侯爷,这份官场推诿本事当真是炉火纯青。”
  “哈哈,胡汉山这回要吃瘪了。”
  “哈哈,可不是,虽说修缮官沟的政绩一样,但是所能带来的好处可就天差地别了,大中桥以东可是住着宫里的公公们。”
  勋贵子弟们提到宫里的公公们,羡慕的同时,想着以后要多与陈镛交好了。
  有着公公们的照拂,陈镛在揣测洪武皇帝心思方面,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了。
  在勋贵子弟们的叫好声,还有期待里。
  胡汉山气急败坏了:“好啊!都给你,本少爷不修了。”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