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野战训练(1/1)
点兵时,王龁要白起出帐主持,白起道:“未可示人。汝但自行之,勿使他人觉也。”
每日点兵的日常工作十分繁杂。王龁昨天没有给各五大夫、公乘分配下达特殊任务,全营休息一天。今天则按计划,由各部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战术侦察。王龁特别对驻守在南端的五大夫道:“昨赵军进出五百人,行伍不整。今或有战!”
那名五大夫道:“当有所图也。”
秦军没有费时耗力的早餐过程,点兵完毕后,各营稍事休息,就着河水吃了点炒粟,北面的两名五大夫或派一千人,或派一千五百人,打开营门向赵军壁垒移动,主要是熟悉地形。南面的两名五大夫则好像被赵军昨天的出动气到了,有些大动干戈竟各派出五千人,各由一名公乘指挥,主要训练相互配合。两名公乘各登一乘旗鼓车,并驾齐驱,相互商量行事。王龁好像无事人一样,继续找了个瞭望哨观察各军作战。秦军们都不知道,这次跟着王龁一起观察的,还有白起。
两人还是对南面的作战更感兴趣,观察点也还是放在和昨天位置相似的地方。时值盛夏,万物勃发,无论是草还是树都极为茂密,可以很好地遮掩他们的形迹;而这更衬托出两军之间的战场——那里由于经常遭到践踏,寸草不生。
白起很认真地观看了巴蜀部队列队、出阵、阵型变化,以及对旗鼓号令的反应。
一个时辰后,秦军已经出现在谷口之外。——而这时,赵军也吃完了早餐,在得到哨兵发出的警报后,也按分派的地域进入阵地。白起同样很认真地观察着赵军的行动。
北边已经开始擂鼓,士兵们呐喊着向山上、山下冲锋,但一般冲到丹水河边就停了下来,鸣金收兵。赵军也只有零星的箭矢射过来。冲过三四阵后,从壁垒中又开出一支部队,接替下前一支部队,继续演练冲锋。白起远远地看着,对这种训练方法十分不满,他对王龁道:“兵者,勇气也,接敌辄止,焉能拒敌!复当陷阵,乃得其用也!”
王龁道:“今但动筋骨,习号令,非演战也。若战时,君上其观之!”
白起打断他道:“赵军将出,勿得误也。”王龁一看,赵军阵地南壁垒区果然旗帜招展,似有大批军队调动。王龁道:“彼不知兵也。区区百里,竟得如此之众,卧且无地,焉能战也!”白起不应。
不久,赵军栅门大开,五百人在旗手的带领下从中涌出,迅速在营前列好阵型。两名公乘交头接耳,各自擂响战鼓,率军前进。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众人眼中,看到的是秦军整齐的阵势,如山岳、波涛般向前推进,似乎无往而不胜。而内行则注意旗鼓的配合,观察主将对前进路线的控制,以及各军临机应变的方法。白起似乎融入到这个阵型变化之中,完全沉浸进去。他口里嘟嘟囔囔,打着鼓点;手里轻轻挥动,仿佛举着旗帜。
五百赵军见五千秦军整齐地压上来,竟然也在五百人将的口令下,向前移动。五百人将走在旗手身边,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那五百人走到丹水岸边,停了下来。与之同时,另一营赵军同样在旗手的带领下,冲出栅门,于营前列阵,立阵整齐,也在五百人将的口令下开进到丹水岸边。
赵军一千人立在壁垒前的丹水岸边,等待五千秦军到来。
五千秦军十分看中战场中间的那座小山包,他们以包抄的姿态向山包前进,同时派出两名官大夫,各领五百人,跑步占领山包。王龁小声对白起道:“居高而临下,亦通战法之要也。”白起不置可否,继续观察战场态势。
虽然小山包距离秦军的距离更远些,但秦军人多,阵型压得靠前,又抢在赵军之前列好阵势,加之好像赵军没有接到抢占山头的命令,两名官大夫只跑了几千步路,就占领了山头,两人迅速分派了阵地,于山前列好阵势。两公乘的大军,在半个时辰之后也登上了山,依山势列好阵地:前山三营,山顶一营,山后一营,各营之间相距约百步;两公乘之间,也留下一条宽约百步的通道。由于山地并不大,前山三营的前锋已经几乎到了山下,距丹水也不过二里来远。
两名公乘商量了一下,让部队稍事休息,将各公大夫、官大夫都叫到山上,一一指示其作战任务。待他们准备好后,两个前营即在两名官大夫的率领下,分别向丹水岸边的赵军开去。他们缓步走出五百步,即在口令下改为快步,五十步后,正要改为跑步,忽见对面赵军竟然缓缓后退。虽然后退,但阵型不乱。两名官大夫不敢放手追击,仍然以快步压迫上去。在涉水过河时,秦军阵型出现一阵散乱,但只有十几步就过了河,迅速调整好阵型。追到相距约三十步时,官大夫发出冲锋的口令。五百人一声呐喊,扑了上去。白起这时才一挥拳,道:”是也!是也!如是则善矣!“
见秦军发起了冲锋,赵军迅速向两边散开,并向壁垒跑回。秦军再追百余步,听到山包上鸣金,也收军缓缓而退。这一仗,双方有了接触,但并未交手。场面上秦军好看一些,也未取得实质性成果。
然而,城上的赵将见秦军退去,立即击鼓,又派出两营赵卒,列好阵势,再次向丹水岸边压来。秦军在前营突击过河后,也将阵势整体前压。收兵后,前营退往山后,成为后营。两名公乘见赵军又派出两支五百人的部队,决心先赵军到达河边,他们擂响战鼓,命令前营前进。赵军见秦军提前压上,在距离丹水岸边五十步时停止了鼓声,让队伍停下整队。秦军到达距离丹水约五十步的样子,也停下整队。两军就这样相距百步,面对面地整顿阵型。
丹水横在他们中间,这时谁在过河时散乱一下阵型,就有可能遭遇不测,所以双方谁也没动,就这样相互打量着对方。战场沉寂了片刻,一名官大夫打破寂静,下令自己的队伍过河;另一名官大夫则仍然原地不动,显然是为了接应。
当这名官大夫向前推进时,赵军仍在原地未动。秦军五十步到达岸边,一声呐喊,冲过河去,只一瞬间就又开始整队。而这时,两支赵军齐齐向过了河的秦军缓步压上来。官大夫见状,不等自己的队形整好,立即发出了冲锋的口令,他和旗手冲在队伍最前面。
百大夫很聪明地避开其中一支赵军,集中力量,向最近的那支赵军的侧翼冲去。他平端着长矛,大踏步上前,长矛一转,一名赵军盾牌兵就飞了出去。长矛再转,两侧的盾牌兵几乎同时被击倒,秦军高声欢呼,一拥而上,从缺口处拥入。而赵军的五百人将和旗手在前进时已经藏在牌阵的后面,没有出战。见阵势被攻破,五百人将大叫一声:”退!“五百人迅速向两侧散开,退出前还没忘了把那名被长矛挑出去的士兵抬走。
打碎了赵军一个阵型,官大夫命令全营调整方向,斜刺地向着另一个赵阵冲去。那名赵将还比较聪明,见秦军只一瞬间就打破了侧翼的友军,立即下令缓步撤退;利用秦军调整阵型的时间,退到五十步开外比较安全的距离。等秦军再向自己扑来时,就缓缓后退。始终与秦军保持五十步以上的距离,让秦军得不到冲锋的机会。
留在丹水彼岸的秦军见友军取胜,也迫不及待地涉水过了河,向赵军压迫过来。但赵军百人将始终维持着安全距离退入壁垒防御区。两名公乘也鸣金收兵。
秦军收兵后,赵军第三个千人阵又排出来。这一次,赵军不是在栅门前整好队再向岸边移动,而是直接将旗门插到距离丹水五十步的地方。两营的赵军呈两路纵队迅速穿出栅门,跑步到达旗门下列阵。这一次终于赶在秦军发动前列好阵势,以逸待劳。
白起懊悔道:”若待其阵势未定而攻之,破敌必也!“
王龁道:”赵军其速也,公乘不能及矣!“
白起道:”彼旗门已定,岊士卒未至,此其时也。当击鼓而攻之,必胜!“一边说,一边脸上显露出无尽的沮丧,好像自己打了多大一个败仗!
同样的渡河作战,同样一触即退。大家都看出来了,这是赵将有意的安排,不愿与秦军死战,只是为了让大家熟悉阵战场面,体验战争气氛!
双方连战五阵,几乎按同一剧本开始和结束;其间,根据双方统兵官的水平高低,略有得失,基本算是一个平手。随着太阳渐渐西沉,秦军等了约半个时辰,不见赵军动静,也就依序退回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