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 高加索(5)(1/1)
霍夫曼点点头,自仿制摩托罗拉步话机成功,并将德国产的小型报话机引入战地指挥系统后,部队指挥效率又提升了不少。他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用后世的军事体系来尽可能改造二战时期的军队,凯特尔、蔡茨勒、隆美尔、古德里安等听过他对于未来军事变革的“设想”,虽然元首口中的每一种“奇思妙想”现在看来都还很困难,但并不妨碍他们加以了解吸收。因为在10-15年前如果有人提出未来战争应当是机械化与闪电战模式,一定也是这个局面。
根据他的要求与“技术情报”,德国专家又迅速研制了搭载在半履带装甲车上的指挥部专用特种无线电系统这不是德国以前没有车载无线电系统,事实上德国无线电装备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一流,之所以冠以“特种”这个前缀,是因为这套无线电系统是独一无二的,上面用了标准的实验室产品晶体管。
晶体管在1929年发明后,由于提纯难度、成本因素、可靠性等缘故,一直未得到实际运用,所有无线电使用的都是电子管,限制了电台功率,但霍夫曼提出一定要使用晶体管研发新的无线电系统,专家们十分艰难地打造了这套系统并像普通车载无线电系统一样安装在一辆sdk251指挥车上,虽然生产过程费时费力,但效果远远超越了时代,当其拉出10米高的车顶八木天线并发送电报信号时,可实现全球任意位置点对点通信,在传递语音信号时,距离最远能达到400公里(普通车载电台超过50公里就变得不太清楚)。
起来八木天线和磁控管都是日本率先捣鼓出来的东西,但在日本并未受到重视,八木天线战前在欧美已得到了相对普及的运用,而磁控管是日德开展技术交流后由德国雷达专家偶尔间发现的用于改造海上节拍雷达时效果很好,联合舰队上下十分仰慕德国的雷达和通讯技术,压根就没想到部分关键技术的源头其实是在日本。
这种指挥车只生产了2辆,每辆造价比虎式坦克还贵,全给了南方集团军群,曼施坦因也不小气,担任主攻任务的胡贝和迪特里希两个师长各分到一辆,现在这电话就是胡贝抱着尝鲜的态度打来向指挥部汇报的,当听元首也在司令部并和他通话时,更是十分激动。
通过与胡贝的交流,霍夫曼及时掌握了前线的动态:胡贝先以一个虎式重装甲营为诱饵发动进攻,引诱罗科索夫斯基派遣坦克前去围堵,当红军动用2个坦克军试图围歼这个重装甲营时,第16装甲师迅速出击,以钳形攻势包抄了这两个坦克军,当对方心急火燎地将最后两个坦克军也派上场时,迪特里希的警卫旗队师和另外两个重装甲营出现了,双方在莫罗佐夫斯克一带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坦克大战。
根据胡贝的介绍,现场可能有1500辆或者更多的装甲车辆(坦克、突击炮、自行火炮)在进行交战,德军投入了800多辆,红军投入了600多辆,他和迪特里希手头还各自捏着一个坦克营担当预备队,准备最后时刻投入战场。当然,是1500辆装甲车辆投入交战,实际上直接面对面交战的坦克可能只有500-600辆,其余的要么在迂回包抄,要么在提供支援。从胡贝爽朗的笑声来看,似乎战局进展一切顺利。
听完介绍,霍夫曼一下子就想起了历史上库尔斯克战役中有关普罗霍洛夫卡的坦克大战:那次坦克战役的主角是三个党卫军装甲师,分别是警卫旗队、帝国和骷髅师,而他们的对手是红军坦克第5集团军。这次的主角换上了第16装甲师和坦克第4集团军,相对于那次战斗中德、苏双方坦克数量对比,现在形势无疑要有利得多德军不但在坦克性能上,在数量上也压倒了对手。
他不想干涉前线指挥官的决策,但一想到历史上普罗霍洛夫卡战役中双方坦克兵在坦克被击毁后还相互肉搏的情形,立即叮嘱道:“坦克被摧毁后,一定要竭尽全力保住那些车组,决不能让他们去干普通步兵的事坦克没了可以再造,人没了万万不行。”
胡贝愣了一下,马上就答应下来。
在话时,电话听筒里还伴随着远处传来的炮击声与炸弹爆炸的轰鸣声,在爆炸间隙,霍夫曼还能清晰地听到前线正响起大批“乌拉”的声音,然后紧接着又是一阵“乌拉”。
放下电话,他皱着眉头问道:“俄国人的反扑很厉害?为什么总是‘乌拉’?没有我们战士的呐喊。”
韦勒微微一笑:“元首,其实‘乌拉’不全是敌人的,至少有一半是我们的,而且我们的声音更响。”
经过解释,其他人才明白过来:头一阵“乌拉”是俄罗斯解放军的呐喊,他们紧跟着的口号是“为了新俄罗斯!”,而第二阵“乌拉”才是红军,他们紧跟着的口号是“为了斯大林!”
“你们把俄罗斯解放军拉去攻坚了?”霍夫曼疑惑地问道,“不是一直在让其担任防御任务么?”
曼施坦因把头转向凯特尔,那眼神很明显:是你反复交代要少死人的,所以我当然就把俄罗斯解放军拉上去打了!
凯特尔耸耸肩,回了一个无奈的眼神,仿佛在:“别看我,5万人的伤亡指标是元首规定的。”
“这……”曼施坦因想了一想后回答道,“您来之前我不是为推进速度过快而烦恼么?把俄罗斯解放军拉上去就是出于降低速度同时又不会引起红军怀疑的策略。”
在南方集团军群最初的策略里,身穿德军军服的俄罗斯解放军是第二梯队,准备在一线部队拉开缺口后跟随突进并扩大占领区,但在偶尔的情况下发现俄罗斯解放军“拉仇恨”特别有效果,普通红军部队面对德军如此狂飙的进攻大多数时候只草草抵抗一下就撤退了,但换了俄罗斯解放军来进攻,通常双方会一直打到底,不以一方失败为标志根本不会结束战斗,俄罗斯解放军就像一个血肉磁铁,牢牢吸引着红军的注意力。
曼施坦因大喜过望,立即将这种特性发挥到极致:他指示俄罗斯解放军派遣1-2个师吸引住当面红军的注意力,然后又派其他部队进行迂回包抄,准备给当面的顿河集团军一个包围圈,而莫罗佐夫斯克就是这个包围圈上的重要节点。曼施坦因的心不算黑,他不想一口气干掉顿河方面军,只想吃掉对方1-2个集团军,如果能再加上一个坦克集团军就更好了。
“下一步你们打算怎么办?”
“继续进攻,将俄国人压过顿河河曲部,将战线恢复到去年9月份时的水平。”韦勒中将用教鞭指点着沙盘,“在我军左翼,霍特大将集群牵制着敌军布良斯克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在我军右翼,克莱斯特大将集群牵制着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高加索方面军,我南方集团军群中央主力目标是突击敌顿河方面军。总兵力是70万对50万,主要地段有1.5-2倍的兵力优势。在技术兵器上,中央地段的坦克与自行火炮之比是1500辆:900辆,飞机是1500架:600架,在主要突破地段有2-3倍的优势。”
“考虑到春季解冻期即将到来,整体战役的窗口期大约只有三周多一点的时间,各主力部队将于4月15日左右停止进攻,然后利用一周时间进行回撤。”曼施坦因问道,“不知道这个安排是否足以支撑‘春醒’战役第二阶段?”
霍夫曼点点头:“从时间上来是足够了,我想具体听听您的具体计划以及对第二阶段的安排。”
“与本集团军群对峙的敌军一共拥有5个方面军,总数约0-250万人,第一阶段目标是牵制住4个方面军,重点突击敌顿河方面军。根据战术计划与战棋推演结果,其余4个方面军的战果指标是15-20万人,顿河方面军的指标也是15-20万人,坦克和飞机预计是1000和800,我军拟付出的永久损失是……”曼施坦因顿了一下后道,“德国部队永久性损失不超过4万人,俄罗斯解放军3万,其余盟国军队不超过2万,坦克和飞机损失均不高于300。”
“至于第二阶段作战详细计划目前尚未最终确定,但目标是明确的。”曼施坦因在沙盘上画了一个圈,“5月底前全歼秋列涅夫的高加索方面军,再吃掉敌人50-60万,将东线南翼的敌军总数降低到150万之内,并让我军顿河战区、内外高加索战区联成一片,如有可能占领整个高加索地区。到那时,算上目前南方集团军群150万,再加土耳其军100万和伊朗军15万,我们会在南翼聚集265万兵力斯大林需要从北部和中部至少抽调150万兵力才能应付。到那时,莫德尔就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