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非洲之角(完)(1/1)
ps:前文所述厄立特里亚仍为意大利殖民地,不包括在德属东非构想内,已改,请留意。
就在德意两国为即将来临的胜利而庆贺时,日本舰队上下也在为丰富到极点的物资和船舶而欢庆。当第一游击支队赶到海边,看到海滩上三三两两被英美军队抛弃的运输舰时,已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在用炮火清理、驱赶完岸边的英美官兵后,舰队立即放下海军陆战队和水手去接收那些船只——为了这次印度洋攻略,联合舰队一共带了2个联队的海军陆战队,不过他们并没乘坐专用的运输舰而是分散在各战舰之上,第一游击支队加起来有一个多大队的兵力。
解救搁浅轮船是个技术活,但常年与船舶和海洋打交道的日本海军有的是办法,陆战队和水兵们手脚麻利地爬上运输舰,先是清理甲板上的尸体,将那些英美士兵的尸体则毫不犹豫地抛弃在沙滩上,至于预想中可能的交火基本没发生——受了轻伤的英美官兵早已被同伴搀扶走,而受了重伤的官兵经过下午这么长时间的折腾,也基本都完蛋了,即便有几个重伤员挣扎着没死,在日军压倒性的武力面前也毫无悬念地一个个战死。
第二步是由有经验的轮机兵和军官评估搁浅程度——运输舰在下午时分抢滩时正好是退潮,在离海岸很远的地方就搁了浅,如果涨潮时搁浅那解救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退潮时搁浅就好办多了,轮机兵估算出涨潮至最高时大约还能增加2.5-3米的水深,吃水不深的船舶完全可以凭借浮力自行解脱。特别是几艘主要运输人员的运输舰,因承载物已消失。吃水程度大大减轻,甚至不等涨到最高点就能解救——于是这批就列入了最早解救对象。
至于那些搁浅较深,涨潮时尚不能完全凭借自身动力退出的船舶就要麻烦一些。还得考虑其他舰只拖带。各舰航海长经过评估,认为至少有80%以上的船需要拖带。正想汇报那些船只相对比较容易拖带,高木武雄已急不可待地下达了指令:“别的先别管,那2艘巨型油轮一定要给我弄出来,能伴随这支舰队快速行动的油轮都是好东西。”
航海长翻了个白眼,无奈地说:“长官,正想和您汇报这件事,这两艘油轮重量很大、吃水也很深,驱逐舰或巡洋舰可能拖不动。”
高木武雄念念不忘的两艘油轮均属美国锡马隆级。一艘叫萨拉莫尼号(ie,ao-26),一艘叫西芒号(chemung,ao-30),与珊瑚海战役中日军击沉的尼奥肖号(neosho,ao-23)属同级舰,满载燃油时排水量高达2.5万吨,吃水足有9米多。
“里面还有多少油?”
“为坦克、飞机、车辆补给的汽油、柴油、航空汽油仓都是满的,重油仓尚有近一半,总体接近三分之二。”
“他们不行就让金刚级来。”高木武雄豪迈地挥着手。“就这么定了,我们有4艘金刚级,正好2艘拖1艘油轮。赶紧去布置,动作麻利点。”
这话一出口,不仅航海长连一群参谋都愣住了:拖带轮船这种杂活向来都是杂役舰们干的,平时别说战列舰,连巡洋舰都不会下场,今天为了这2艘油轮,长官居然准备动用金刚级,看来也是拼了。
“可是长官,万一……”
参谋长也提醒他:“是不是先和堀悌吉长官请示一下?”
“没这么多可是。也用不了请示,出问题大不了我切腹就是。”高木武雄倒是很光棍。他当然知道拖带的风险:军舰先要冒险开进浅水区,如果时机掌握不好。一个不当心连自己都会陷进去,而且拖带时产生的大量应力和负荷也容易损伤到拖带舰艇——考虑到金刚级已是30年舰龄的老舰,这种风险就更大。
正常解救搁浅油轮的办法远比直接拖带复杂得多:先要派浅水驳船接近油轮,然后用管道抽空里面的燃油,减少油轮分量和吃水深度,然后再行拖带,如这样还不保险,需要再给其增设附属浮力——这一系列动作能在一周内忙完都算是高效率。高木武雄居然打算今天夜里就要把油轮给弄出来,难度不是一般地大。
可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下面人只能硬着头皮执行,航海长敬礼后赶紧准备去布置。
“等等……”高木武雄又叫住了他。
航海长疑惑地看着他,他以为高木要改主意,没想到后面跟着来了一句:“除抢救涨潮时能自行脱离的舰只外,其余工作一律暂停,集中精力对付油轮,先给巡洋舰和驱逐舰补充油料,补完之后打开阀门向海里放油以减轻分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