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三年北伐(1/1)
第400章三年北伐
建安二十六年八月,刘备登基为帝,昭告天下,引发南北剧烈动荡。
首先是舆论战。
在法理上,曹魏宣称曹丕的皇位来源于刘协禅让,乃是合法继承了汉室,刘备属于僭越行为,乃是乱臣贼子。
但刘备那边则宣称曹丕篡汉,可谓当代王莽,天下人应共讨之。他效仿光武皇帝在南方继承大统,便是要受命于天,三兴炎汉,容不得任何质疑。
双方互相发诏书、广散舆论,弄得朝野上下各种消息满天飞,流言蜚语,互相指责对方为伪朝。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曹魏是正统无疑。
主要原因在于曹魏是被西晋给篡位了,而西晋最终一统全国,那么司马家如果想要将皇位合法化的话,就必须把曹魏篡汉的过程合法化,才能将司马家篡魏的过程洗白。
因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只能把魏国作为正统,包括后世的官方正史中,也并没有三国这个时期记载。
历朝历代对于中原华夏正统王朝的顺序一直是——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这样划分,季汉与东吴并不在正统王朝顺序中。
然而现在不同。
因为还没有到西晋时期嘛,汉魏南北朝谁会成为赢家谁又知道呢?
何况大汉到如今已经经历了两朝,西汉东汉四百年的影响绝不是曹操掌控北方区区二十多年能够消散。
再加上曹丕篡汉以及刘备在南方继位的剧情让很多人看着眼熟,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王莽篡汉以及光武帝在河北继位,然后一骑绝尘,开启复兴汉室的道路。
两相对比,自然会有人觉得这一幕我见过,因此便会本能把曹丕与王莽联系起来,刘秀与刘备联系起来,从而更加加深对南汉的共情感。
结果就是双方舆论战,曹魏那边很不好受。
北方很多受到世家、权贵以及朝廷剥削压迫起义造反的百姓,都是打着响应南方汉朝旗号发起叛乱,引得北方叛乱四起。
要不是曹丕已经彻底掌控了朝廷,又利用九品中正制大大缓和了曹魏集团与中小世家以及寒门地主阶级的矛盾,北方世家皆是魏臣,恐怕现在整个北方都已经动荡不安了。
而舆论战之后就是军事。
双方都陈兵于边界,除了关中和淮南地广人稀,曹魏只派了少量人以外,河南南阳等地,两边可谓都是重兵把守。
历史已经证明,南方很难北伐成功,除了一个朱元璋之外,没有一个人可以成功。
但那是隋唐之后。
南北朝时期,祖逖北伐、桓温北伐、刘裕北伐都取得了巨大的战果,特别是刘裕,光复长安洛阳,要不是后院起火,差点一统天下。
因此虽然后来的朝代仅有朱元璋一人北伐成功,不代表现在不行。
此刻刘备掌握了整个南方,加上西凉在手,实力不可谓不强大,比之历史上的刘裕都强得多,未尝不能成为第一个北伐成功者。
所以刘备在称帝之后,定都于襄阳,本人亲自坐镇前线,大军陈兵于南阳边境,与十数万魏军对垒。
目前河南南阳是最有可能发生战争的地方,汉魏皆陈兵有十余万众。
两边打了几个月的口水仗,又在边境增设兵马,气氛倒是弄得十足,却一直没有打起来。
曹丕在虚张声势,刘备又何尝不是在抓紧时间休养生息呢?
双方现在是依靠南阳盆地和河南平原就近供养前线粮草。刘备军主力驻扎于叶城、犨县、鲁阳、堵阳、卷城以及舞阴、比阳一带。
曹魏军则是驻扎于昆阳、舞阳、西平、定陵、吴房、朗陵、阳安等地,最前线的地方相距仅仅只有三十多公里。
除此之外刘备军也控制了武关,从两面对长安形成威胁。
这就是目前双方对垒的军事情况。
总结来说,就是嘴仗没停过。但由于曹魏内部情况不稳,刘备才刚定了南方,地盘大不好管理,加上需要休养生息,所以两边现在都没有开战的想法,暂时进入休战期。
而在这期间,刘备登基之后,便马上开启了一系列的内部安稳措施,比如宣布明年开始第一次科举取士制度,封赏大量散官、勋官。
同时征召很多世家权贵子弟入仕,又派遣扬州籍官员入蜀,让蜀地官员在荆州,荆州官员则往江东去。
还有凉州。
现在凉州的情况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因为刘备也只得了陇右几郡,北地郡和安定郡的人口遭到了曹操的迁徙,变得地广人稀。
因此刘备实际控制区域为金城郡、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以及武威郡的一部分,大概范围是西至后世青海西宁市,北至甘肃白银市,东至甘肃天水市,南至甘肃陇南市。
包括汉时的金城县,后世的兰州市也在他的控制范围,传统的陇右地区基本为刘备所得,现在也就只有北面的武威郡尚没有被他所取。
虽然有马超在,但凉州羌人部落上百,有人奉马超为天神,也有人对马超不感冒,所以没那么快得到。
但张飞捷报频传,攻破了大量反叛的羌人,虎步关陇,威震凉州,使得渐渐南方的官员也能够顺利入西凉控制各郡各县,开始向北方武威郡进发,大有收复整个西凉的趋势。
到章武元年年末,襄阳下起了小雪,窸窸窣窣的雪花将大街小道染成一片雪白,但在热闹的商市中很快又融化成了湿漉漉的水迹。
襄阳人习惯了潮湿,因此对于冬天炭火的需求很大。
官府三令五申烧炭时一定要开窗通风,今年应少了很多因烧炭中毒而死的人。
沈晨的马车是在上午食时三刻进的丞相府,今日他穿了一身便服,下了马车后在雇仆的带领下进入了后庭。
诸葛亮府邸的仆人都是雇佣的,没有奴仆。
但即便沈晨身边很多人都以身作则,雇佣仆人而不是奴役仆人,可对于南方世家来说,还是做不到这一点。
宋朝能做到是它的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城市商业贸易活跃,以至于很多人不去种地,选择进城打工,跟后世改革开放之后的情况有点类似。
地主很难做到通过奴隶制度存留人口,奴隶制度在宋朝本身就违法,强制把人变成奴隶,人家一可以逃跑,二可以告官,地方兴许有官员保护地主的个例,却很难做到举国如此。
因此宋朝的地主阶级就只能通过雇佣来完成土地耕种,这就是雇农的出现。
然而此时刘备创建的季汉才刚刚稳定,商业才刚刚复苏,货币政策虽然已经发行,可偏远山区太多,以物换物的情况依旧存在。
哪怕大量耕地无人耕种,可对于底层百姓来说,跟着世家大族混,即便是灾年也好歹有口饭吃,加上不用服徭役,纳税务,在生存这件事上稍微稳定一些。
所以为了能够生存下去,还是有很多人自愿成为世家地主阶级庇护下的隐户,即使官府分田地给他们都不一定能吸引这些人。
不过沈晨知道这种情况会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物价的稳定以及经济繁荣渐渐消散。
毕竟没有人天生想当别人的奴隶。
只要刘备集团稳定下来,轻徭役减赋税,把土地分配下去,还是会有大量的黔首愿意从隐户中走出来,变成入籍百姓。
像从去年开始,刘备就已经遣使与山越人沟通,安抚山越民众,邀请他们加入到季汉阵营里来。
同时封赏拉拢山越首领,赐予他们官职,减免他们的赋税和徭役,帮助他们提高生产力等等。
官府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持秩序和稳定。
越人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在东南丘陵大山中讨一口吃食本就不容易。
有的时候山越与山越之间也会互相攻打,为了争一处水源,抢一块能耕种的土地,互相斗得你死我活。
而且内部倾轧也比较严重,上层山越首领能够轻易决定底层生死。
所以渴望有秩序、和平、安稳就成为了山越底层百姓的愿望。
刘备就能够给他们带来这些东西,自然让他们愿意加入。
沈晨进入丞相府后厅书房的时候,第一眼看的不是正在桌案边看公文的诸葛亮,而是他背后墙上挂的那把剑。
那剑三尺六寸,制式古朴,剑鞘的颜色是白色,剑柄上挂着穗子,在微风中轻轻飘荡。
“陛下偏心,兄长这剑比我的那把好看。”
沈晨进来就说道。
诸葛亮放下手中的公文,笑着抬起头道:“晓卿若是喜欢,自拿去便是,用你的来交换。”
“那却是不行。”
沈晨拖过来一把胡凳,一屁股坐在他的书桌边上:“我那剑是黑色的,杀人的时候要沾血,染上了好洗。你这剑鞘用蜀锦白缎包裹,杀人后可不好清洗。”
这剑是去年年末刘备赐下的,采金牛山铁,以灌钢法炼成钢铁,让名匠蒲元打造出九件神兵。
九兵刘备自己带一把,刘禅赐了一把,其余沈晨一把,诸葛亮一把,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各一把,号为章武九剑。
而除了九剑以外,刘备还同时赐予了一些别的东西给庞统、法正、贾诩、徐庶等高级幕僚谋士,以做到公平公正。
在情商这一块,刘备还是拿捏得住,至少没有因为九剑的问题而令他身边的人对不公平的赏赐产生不满。
诸葛亮等他坐下来,伸手去拿毛笔,原本是想给公文批示,却忽然发觉自己之前看公文看得入神,笔尖冻住了,于是就把毛笔重新洗刷了一下,转头问沈晨道:“今日过来又有何事呀?”
“陛下昨天召见我了。”
沈晨说道。
诸葛亮洗笔的姿势一滞,然后叹息道:“陛下太心急了。”
“不心急不行,陛下都已经六十二岁了”
沈晨摇摇头。
刘备的年龄确实已经很大了,他记得历史上应该是后年病逝,就是不知道如今没有关羽被偷袭,以及夷陵之战的惨败,他是否能活得更长一些。
“晓卿觉得,北伐的话,我们应该从何地入手?”
诸葛亮问。
沈晨笑道:“不如猜猜?”
“好。”
诸葛亮点点头。
这是他与沈晨之间的小游戏。
两个人就用毛笔在纸上各写了字,随后同时摊开。
上面都写了同一个地名——长安!
二人相视一笑,但很快诸葛亮的脸色就又沉下来,苦笑着摇摇头:“即便是长安,也不好攻打。”
“是啊。”
沈晨说道:“河南是曹魏重兵把守之地,犹如铜墙铁壁,难以强攻。淮南和长安都有一个情况就是千里荒芜人烟,运粮会比较困难。淮南还好点,走水路,长安则要走陆路,可相比于淮南,也只能先攻打长安了。”
“嗯。”
诸葛亮点点头。
长安确实不好打,最大的问题就是运粮。
当初刘备打个关中之战,仅仅持续了两三个月,几乎把益州给掏空。
从巴蜀运粮到长安城外,后世人可能想象不到有多艰难。
而且即便从武关两面夹击,运粮也会消耗很大。
所以就算是长安都不好打。
不过相比于河南和淮南,在普通、困难、地狱三个选项中,长安算是能打的。
因为淮南运粮问题要被合肥拦住。
北方的地形就只有黄河勉强算是个天险,之后一马平川,毫无阻碍。
加上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军事优势主要体现在军队数量、军队质量两个方面,而古代北方是人口、经济中心,所以可以快速集结和武装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
比如隋朝发动统一战争之时,能够出动五路大军,兵力达到了五十万左右,让南陈防不胜防,只能接受灭亡的命运。
同时,由于北方拥有丰富的牧场,可以组建大规模的骑兵兵团。
在后来有马镫、马蹄铁、高桥马鞍之后,骑兵的战斗力直线上升,重骑兵的出现开始对步兵形成碾压之势。如南宋与金、蒙之间的战争就是典型的例子。
哪怕现在这些东西都没有出来,但骑兵拥有的机动性还是南方军队无法企及的东西。
所以曹丕可以有恃无恐地只在关中、淮南布置少量兵马。
因为一旦开战。
关中和淮南千里没有人烟,刘备军无法就地补充粮食,便只能长途跋涉运送物资。
合肥与长安的曹军只需要坚守一段时间,就能迅速得到骑兵的驰援。
不过相比于淮南,长安城的曹军则要坚守的时间更长。
毕竟从关东去关中只有两条路,一是走洛阳函谷关秦岭一线,二是走山西太行八陉进河东郡一线。
两条道路都有大量山地,骑兵驰援速度没那么快,就给了刘备集团攻克长安的时间。
可惜的是曹丕显然也知道这一点。
因此对于三个方向的防御重心曹丕的布置很简单,淮南布置的人数最少,只有七千人。长安多一些,有四万。河南则有十五六万之众。
这样一来长安城四万曹军只需要坚守一个月左右,曹丕在洛阳的援军就能迅速驰援,把刘备军队打退。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三个进攻方向都不容易攻打,而沈晨和诸葛亮却把目标都放在了长安。
诸葛亮沉思着道:“长安的问题在于运粮,我与元直聊过这件事情,他告诉我,之前他在汉中的时候,就一直在修道路,要是能够把道路修好,即便能加快几日运粮速度,也是好的。”
“现在陛下还是急于北伐,这事还是得劝劝。”
沈晨说道:“不过关中必须要取回来,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长安城必须要拿下,兄长,你觉得呢?”
“嗯,这是自然。”
诸葛亮赞同。
沈晨继续说道:“运粮确实是个问题,不过要慢慢来,不仅要修路,还要修建粮仓。如蚂蚁搬家一样,不断给汉中运输粮草,再由汉中把粮草运至陈仓,步步为营,方为上策。”
诸葛亮笑着说道:“晓卿与我想的一样,我已经给汉升公写信,让他扩展陈仓道道路的同时,还在沿途道路修建粮仓,将粮食囤积至陈仓城里。”
“陈仓道是汉中四道最好走的道路,虽然绕远了一点,却胜在宽敞、安稳,粮草囤积之后,就能够正式出兵了。”
沈晨说道。
诸葛亮便看着他道:“曹魏骑兵众多,按晓卿所言,就是机动性快,该如何应对?”
“这就是我来找兄长的缘故啊。”
沈晨叹息道:“我欲明年前往汉中,开始正式大规模组建骑兵,将马镫、马蹄铁、高桥马鞍广泛用于骑兵中,建制训练有素的骑兵必然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所以需要兄长与我,一同去面见陛下,说服陛下再耐心忍忍,同时正式开始筹备北伐事宜。”
“你打算多久北伐?”
诸葛亮问道。
“三年。”
“三年?”
“不错。”
沈晨点点头,深邃的目光看向北方道:“三年休养生息,有交趾占城稻和沤肥术,加以大兴水利,开垦荒田,多多吸纳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应当能够迅速充实南方底蕴,让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届时,骑兵也已经组建完成,便能正式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