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临朝(1/1)
“既然三殿下说,臣的小生扮相无人能识破,师父自然是不知的。”谢云初说着,长揖行礼,“还请殿下莫要食言。”
“本殿下说到做到!”三皇子侧头同太监说,“去谢府……将谢大人说的书籍取来,把她单独关押在大理寺狱,给她笔墨灯火,告诉大理寺狱……将死之人,善待一二,三日后午时处斩。”
“多谢殿下!”谢云初再次行礼。
“带下去找个嬷嬷,确定了谢云初确是女子,再送去大理寺狱!”三皇子生怕再上谢云初的当。
三皇子靠在椅背上,摩挲着拇指上的扳指,深深凝视谢云初的背影。
直到谢云初离开大殿,三皇子眉头皱起,没想到……他的挚友竟然死在了一个女人的手中。
三皇子闭了闭眼。
“阿砚,三日后……就能为你报仇了。”
·
谢云初是女儿身,罪犯欺君,三日后处斩的消息,如同惊雷在汴京城炸开。
大理寺卿苏正关正同李少卿说案子,得知三皇子以谢云初女子之身入仕的欺君之罪将谢云初关入大理寺狱,两人的第一反应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毕竟,当年谢云初之所以被贬茂州,起因便是三皇子说谢云初死女子,后来谢云初也是因屈从折节脱衣自证,才被贬。
两人只觉是三皇子故伎重施,知道谢云初不会脱衣自证,故而给谢云初扣的帽子。
不止苏大人和李少卿,所有听说此事之人,第一反应皆是三皇子故意陷害,谢云初不肯屈膝折节。
谢大爷听到消息手中的茶杯都滑手了,从吏部衙门出来,官服都没有来得及换,便到了谢府寻谢老太爷。
谢老太爷面色凝重,手紧紧扣着桌几,缓声道:“先见六郎再说!若是三皇子真的设计陷害……意图折辱我陈郡谢氏大宗嫡孙,我谢氏也不是吃素的!”
“父亲,还是将二弟唤来问一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谢大爷心中有了一些猜想,“当年,六郎和雯妤,是龙凤双生……”
谢老太爷凌厉的视线看向谢大爷:“你这话在暗指什么,六郎在我眼皮子底下这么多年,是男是女我这个祖父还分不清吗?”
“父亲息怒!”谢大爷连忙起身行礼,“是儿子的不是,儿子这就想办法去见六郎一面。”
“不,我去……”谢老太爷神色镇定,“想来大理寺的苏大人会卖老夫一个面子。”
·
李少卿来牢房看谢云初时,谢云初正坐在一方小桌前,平心静气的提笔写字。
“小谢大人!”李少卿唤了谢云初一声,摆手示意狱卒将牢房门打开。
谢云初闻声起身,同李少卿行礼:“李少卿……”
李少卿连忙上前扶起谢云初,道:“三皇子污蔑你是女子,应当是为了逼着你脱衣自证,小谢大人……说句实在话,保命要紧啊!真的不愿折节脱衣自证清白吗?”
李少卿是来劝谢云初的。
他知道做御史的最重节,如同牛御史……如同谢云初。
可明明,脱衣一证,便可保住性命,活着不好吗?
“李少卿,非云初不愿自证,云初实乃女子之身。”谢云初望着李少卿坦然开口。
李少卿愣住。
“当年胞兄离世,云初顶了胞兄的谢六郎的身份活了下来,后来读书、识字拜纪先生为师,见人间疾苦,虽为女子,也实是……想为百姓,为社稷尽绵薄之力。”谢云初再次朝李少卿行礼,“实是无意欺瞒李少卿,还请包涵。”
李少卿下意识去扶谢云初,可一想到谢云初是女子,又将伸出的手收了回来,双手悬在空中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道:“小谢……”
倒是应该叫大人,还是叫姑娘?
“小谢大人快请起!”
直到谢云初直起身,李少卿虚虚悬在空中的双手才收了回来,不知所措的负在身后。
“小谢大人身为女子,记挂家国,实乃我辈楷模!让天下男子汗颜,何须致歉!”
李少卿同谢云初一起办过案子,知道谢云初的才华和能力,并非说……知道谢云初是女子,就将谢云初那些出色的能力全部抹杀。
“李少卿此言,恕云初不能苟同,生而为人……记挂家国理所当然,不分男女。大周开国皇帝便是女子,在大邺代大周而兴前,大周史上多少为国为民殚精极虑披肝沥胆的女子,远的说……辅国王、高义王、勇毅侯、忠德侯、英慧侯、匡扶大周三十余载的女相吕凤琅,近的……有护国护民誓死不降的秦绿芙。”谢云初干净清亮的目光望着李少卿,“她们哪一个,不是记挂家国的巾帼英雄?”
“这天下女子,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罢了。”谢云初笑了笑,“就如同,当初我若没有假扮兄长,也没有机会同李少卿结识。”
李少卿听谢云初用最平静的语气说这些话,心中好似被泛起了滔天巨浪。
是啊,李少卿抿住唇。
谢云初这样有能耐有才华之人,若是没有女扮男装,怕是会被埋没在后院之中。
原本来劝谢云初脱衣自证,保住性命的李少卿,一肚子话都消散了,对谢云初只余敬佩。
他长揖同谢云初行礼,唇瓣嗫喏,深觉可惜……也觉谢云初罪不至死。
大邺律法之中,从无不允许女子参加科考的律法,当年神童举也并非没有小娘子参加,但……三皇子给谢云初扣的是欺君之罪。
“若是陛下醒来,此事是不是就有回旋的余地?”李少卿抬头望着谢云初。
见谢云初没有吭声,李少卿抿住唇打算回去和苏大人商议商议,想办法联络一些朝臣,设法拖延行刑时间,只要能拖到陛下醒来,谢云初的危机说不准能解。
“陛下不会醒来了,除非拿下三皇子。”谢云初同李少卿道,“李少卿还看不出来吗?三皇子和皇后……已经控制了皇宫,还有禁军!自三皇子代陛下临朝以来,朝臣可曾见过陛下身边的高公公,哪怕是陈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