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 719【大国是什么概念】

719【大国是什么概念】(1/1)

目录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弥尔顿在后世的名头太大,赵瀚想不知道都困难。

欧洲的民主革命先驱,英国最伟大的六位诗人之一,还是鼓吹言论出版自由的祖师爷。

“参见皇帝陛下!”

“赐座。”

弥尔顿刚刚坐下,就又站起来:“我谨代表英吉利共和国,代表尊敬的总司令克伦威尔先生,向中国皇帝陛下致以崇高的问候。愿两国友谊长存!”

赵瀚笑道:“也代表我向克伦威尔先生问好。”

弥尔顿刚才那几句话,并没有胡说八道。

英国国王被砍了之后,由议会统治着国家,英国从事实来讲确实是共和国。

弥尔顿完全无法预料,毁掉共和国的,彻底背叛革命的,正是他一直推崇并维护的克伦威尔。他为克伦威尔鞠躬尽瘁,但再过两年,克伦威尔就会驱散议会,以“护国公”的身份搞独裁统治。

弥尔顿说:“尊敬的皇帝陛下,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流传着陛下伟大的复国故事。我国总司令克伦威尔先生,一直仰慕陛下的威名,所以让我率领使节团访问中国。”

赵瀚饶有兴趣地问:“我在欧洲流传的是什么故事?”

弥尔顿说:“陛下是一位失去国家的前朝皇族,中国的皇帝残暴不堪,导致叛军攻占了首都,皇帝也因此被叛军杀死。而陛下以前朝皇族身份起兵,战胜了可恶的叛军,最终恢复了祖先的荣光。”

“挺能编的,”赵瀚忍俊不禁,对通事说,“这句就不用翻译了,随便怎么跟他说。”

鸿胪寺通事胡诌道:“陛下说,欧洲的消息很灵通。”

弥尔顿奉承两句,又说道:“我在印度,听说了中国军队击败荷兰的消息。这真令人振奋,英国和中国,有着相同的敌人,那就是该死的荷兰。在此,我向陛下,以及陛下英勇的军队,致以衷心的祝贺。”

赵瀚问道:“英国也在跟荷兰打仗?”

弥尔顿回答:“必有一战。荷兰太贪婪了,他们的商船,遍布欧洲每一处海域,他们想独占所有的利益。甚至,他们还控制英国国内的商业,用催收贷款做威胁,逼迫英国放弃本应属于自己的权益。”

“这是不应该的,”赵瀚顺着往下说,“荷兰在亚洲也是这样,甚至侵占中国的国土,屠杀压迫在台湾生活的中国人。所以我才出兵,将荷兰人赶出台湾。荷兰是最卑鄙无耻的国家!”

弥尔顿喜道:“我国可以在欧洲与荷兰开战,中国可以在亚洲与荷兰开战。小小的荷兰,肯定无法两边作战。到时候,陛下就可以将荷兰赶出亚洲!”

赵瀚说道:“可惜啊,中国与荷兰已经签了十年合约。作为中国的皇帝,我不能违背承诺,撕毁合约的做法是卑劣的。”

“教训那些卑鄙的荷兰人,用任何手段都不会显得卑劣。”弥尔顿还在继续拱火。

赵瀚模棱两可道:“确实如此,但中国之前作战,海军损失很严重。英国可以先在欧洲打,中国会进行策应的。”

这就是屁话,以先在的通讯技术,估计第一次英荷战争打完了,中国这边都还没有收到消息。

此时此刻,克伦威尔刚刚颁布了《航海条例》,大致内容:非英国船只,不得携带货物进入英国及殖民地,一经发现,连船带货,直接没收。

这个条例,明摆着是要对抗荷兰,因为英国进口贸易快被荷兰商人垄断了。

两年前,英国还跟丹麦签订了条约,英国货船可以免税通过松德海峡。这是英国和丹麦联手,削弱荷兰在波罗的海的影响力,因为北欧三国也被荷兰坑得够呛——荷兰不仅垄断北欧海贸,商业势力还扩张到北欧陆地,利用垄断地位来疯狂压价榨取利润。

克伦威尔之所以敢颁布《航海条例》,是因为英荷两国刚刚达成军火买卖。

荷兰现役的主力舰,其中最好的几艘,已经全部卖给英国海军,而且钱不够还是找荷兰商人贷款。

荷兰人还觉得自己赚了,既处理了三十年战争期间扩充的多余战舰,又可以贷款给英国赚得更多利息。简直双赢,荷兰赢两次!

弥尔顿见赵瀚在糊弄,知道忽悠中国开战很难,便开始把话题转移到《大同集》。接着,又鼓吹自己那套,什么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婚姻自由、宗教自由,赵瀚听了以后,微笑表示都说得很对。

这货的本质是一个学者,见赵瀚同意他的说法,顿时越说越起劲,最后甚至聊到了教育。

弥尔顿说:“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在南京看到很多平民也识字,陛下还出资建造了公共图书馆。对此,我深表敬意,我认为陛下是一个重视教育的伟大君王。对于教育,我也有一些个人见解。”

“请畅所欲言。”赵瀚说道。

弥尔顿说:“教育的,是学习语言文字。学习语言,不仅是学会说话,更要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否则的话,就算掌握了全世界的语言,也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教育应该从儿童的智力出发,不能强迫孩子背诵书写文章、诗歌和演说词,这些在儿童拥有足够的判断、、观察积累之后才合适。教授各门类学科时,需要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应该从最简单的学科开始。英国的教育,一上来就传授逻辑和形而上学,这是严重破坏儿童学习兴趣的行为。”

“阁下说得很有道理。”赵瀚这次没敷衍,而是真心赞同。

弥尔顿继续说:“我认为,学校活动应该有三部分,即学习、锻炼和饮食。中国的学校教育办得很好,唯一的遗憾是,取消了集体午餐,学生可以回家吃饭。学校集体午餐,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也可以培养他们节约食物的美德。”

赵瀚问道:“英国的首都有多少学校,又有多少学生?”

弥尔顿有些尴尬:“伦敦的学校虽然不多,但数量一直都在增加,平民比一百年前有更多的机会读书。”

英国最开始全是教会学校,教会垄断了教育权力。欧洲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一些富人开始捐款办学。如今又出现了集资办学,就是某个街区的居民,每家出多少钱建学校。

至于英国政府,没有一毛钱的教育经费,顶多国王私人出钱办学。

英国的初级教育分两种,一种是英语学校,教平民子弟读写和算账。一种是贵族语法学校,还会教拉丁文、音乐等课程。至于历史什么的,那得进入大学之后才能学习。

目前,剑桥等顶级大学的学生来源,33出身贵族,27出身手工业者,16出身商人,15出身自耕农。总体人数,非常少!

赵瀚说道:“南京城内外,包括近城郊区在内,12岁以上的在籍人口近百万。算上流动的外地户籍,已经超过一百一十万人。一共有十二所小学、四所中学(包括私立女校),中学和小学生的数量,每年保持在两三万左右。以前是有免费午餐的,可入学儿童越来越多,开支实在太大了。英国的学校,可以集体用餐,中国却很难做到。”

这一串数据,把弥尔顿都听傻了。

英国那边除了教会学校,其余全是慈善办学。规模大的,全校百余人,规模小的,全校十几人。

而中国,仅南京城内外,每年的中小学生数量,就能维持在两三万左右,这比整个英国的学生总数还多。

等等,中国的首都,人口有110万,还只计12岁以上的?

弥尔顿目瞪口呆,他知道南京人多,出门逛街到处都是人。可这尼玛也太多了吧!

“请问陛下,中国全国有多少人口?”弥尔顿问道。

赵瀚笑道:“如今应该已经上亿了吧,过几年统计之后才知道。”

弥尔顿被震惊得失语,完全不知道该说啥。

十多年前,他写了篇文章叫《论教育》,提出由英国政府出钱搞学园制。

学园的规模应该搞大些,一个学园能容纳130名学生。这就是弥尔顿所能想象的极限,南京城里一个班好几十人,如此规模他做梦都梦不到。

缓了一阵,弥尔顿说道:“陛下,我能参观南京城里的学校吗?那种普通的平民学校,不是贵族学校。”

“当然可以。”赵瀚并不拒绝。

参观了又有何用,难道还能说服英国政府出钱办教育吗?

英国的公立学校制度,那得等到工业时代了。资本家需要识字会算的打工仔,所以才推动公立教育,如今离那个阶段还早着呢。

离开紫禁城的路上,弥尔顿感慨说:“这是怎样一个伟大的国度?拥有上亿的人口,仅首都就有几万学生。如果把这些学生,组成一支军队,只要训练一年,全世界都找不到对手吧。”

马维尔说:“作为使节,我们应该推动中国与英国结盟。印度是南亚的霸主,我们已经得到了莫卧儿皇帝的青睐。中国是远东的霸主,如果能得到中国皇帝的青睐,英国就能取代荷兰在亚洲的地位,夺取荷兰在亚洲的全部利益。”

“直接请求结盟,估计非常困难,”弥尔顿说道,“可以邀请中国官员,到英国进行访问。让中国官员看到,英国是真的在跟荷兰对抗,或许在有共同敌人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拉近两国的关系。”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